|
参加完南京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答辩,匆匆赶到镇江参加特后班培训。下午赶上听李政涛教授的课《“新基础教育”与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周园长告诉我,这几天来最高档次的课你赶上了。听了,才知道,课讲得确实叫个好,不愧是教育长江学者的课。
喜欢他做“实”过程的“九步教研”的分享。立足解决某问题的专题性上课,教研小组组长关于问题研究目标、方法、过程、分工、成效及困惑等的专题性报告,执教老师的专题性说课,组内同事的专题性评课,旁观者的提问质疑,团队的回应,集体评课,执教者的二度反思、教学重建。我们也常常组织园本教研,却没有带着问题上课,更没有上课前小组成员把问题当课题研究后的详细报告,没有质疑提出后团队的回应与执教者的二度反思。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我可要一试这“九步教研”。
喜欢他做“实”过程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十二个细节”的介绍。细节1,合作意识、方法、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并从同桌合作为训练起点。细节2,分工,谁来主持、监督、记录、发言、补充发言……其育人价值是有分工才能有责任、有担当、有成长。细节3,建立“弱者先说、强者概括总结”的规则。细节4,发言的第一句话一定是“我们”,而不是“我”。细节5,是评价反馈,评的不是发言的个人,是小组合作的力量,且有教师评、学生评、小组互评和自评。细节6,是差异资源,即小组交流、展示、介绍的是有别于别人的信息资源。细节7,是组际互动交流,即第一组发言后,教师要发出指令要求,即第二组要对第一组评价、补充、提问、质疑,而不是报幕式的交流。细节8,板书,教师要以动态生成的板书及时捕捉、提炼小组发言。细节9,学生在倾听基础上以批注或笔记捕捉他人发言信息资源。细节10、11、12,分别要体现年龄段特征、学科知识的特性、预设与生成。听着李教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十二个细节”的介绍时,我想,幼儿园的中大班也可以有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中班末期可以安排两两合作,到大班再进入三人、四人的小组合作学习。记得我模仿过一节特级教师执教的大班社会活动《雨中的蘑菇》,吸引我去模仿的就是活动过程中教师安排的小组合作讨论的策略,每次来了新朋友要求到蘑菇下躲雨时,四个小朋友讨论蚂蚁可能的态度后推出发言人发言。小组合作学习的“十二个细节”在幼儿园其实更适合教师的小组研讨活动。我园每周一次的教学视频研讨,都是分年级组而坐,每组4-5人,完全可以进行上述分工,且在小组交流时要体现差异性、互动性,大组主持人可以在电子白板上记录捕捉到、提炼后的发言。
喜欢李教授这样一些观点、论断:
教师应该把本该属于学生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提问、质疑、工具、总结、评价等权利还给学生。
教师应该是编网高手,以开放的组织形式促同桌、小组、组际合作等的网状互动,而不应该是一对一单挑的垂钓高手。
常态课养人,结果磨、煮、熬出的公开课炼人。
什么是教育?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听到此,我想到在南京答辩现场,某幼儿园答辩礼仪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时,如果以“养行为习惯、育生命自觉”为题,紧扣今天社会文化主流导向,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对幼儿进行引导,对幼儿园课程进行重构,是否会更好?
课堂改革的起点是价值取向,每个人看课的视觉、眼光、尺度、标准、标尺等,即价值观,是不同的,就像每个人的眼睛深处都着一副带有个人价值取向的“眼镜”。课改从转变价值观开始。——其实就是转变观念嘛。
好课是有生长感的课、是有推进感的课,是刨坑课、攀岩课、拔节课,不是漫步平地行走,是一段师生在攀岩中共同经历的探险和冒险的旅程。不是滑冰课、溜冰课、打转课、转圈课。——比喻直观形象、通俗易懂,好课就是要基于幼儿的原有经验,同时又提升孩子原有水平,促其发展嘛。
他的导师叶澜听课位置在课堂前排45°,其分析单位、取向、重心是学,是以关联、整体融通、综合渗透的思维方式关注教与学的互动生成。——这个做法值得一试,而且很容易做到。
在他的学校规划制定应打通思维方式等的举例中,我学到,学校规划要将管理的变革与领导团队建设、课堂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班级建设与班主任发展同步规划,成事成人。——“成事成人”一说在南京答辩现场听过,有感触,现在印象更深。
教育应追求生命的真实生长。
教师要有学习力,学习自我的教学现场,他人的教学现场,跨校经验交流现场,教研组和备课组日常现场,讲座报告、培训、和研修现场。——此刻我对下午的讲座进行记录、反思,就是积累促进自我生长的现场学习力吧。
用大量(阅读、实践、自我训练)来体现力量,用大量来生发力量,生发自我生长的力量,即内生力、自生力。——能感到整理,我想起,正是一直以来的一线课堂教学、无数次的公开教学磨练,才成就了我省优质课一等奖的成绩。
人是在比较、竞争中成长的!年轻时比悟性、比勤奋,之后是比积累,比渐进式、累进式的积累,累计到质变的节点就会产生蜕变;再后来,比视野,即格局,小格局的人才将视野局限于同事之争;最后比的是胸怀,胸怀大小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成就能有多大。
……
两个多小时的讲座,没有讲稿,没有PPT,也就是说他没有现成的讲座文本,所有内容在word环境下现场敲出,速度之快、思路之清,不是在听过3800节课基础上研究真教育、真研究教育的人,怎么可能随机侃侃而谈、临场潇潇洒洒?让我惊叹的是,两个多小时课讲完了,边讲边同步敲击出的讲稿内容在关闭文档瞬间,竟轻松选择点击了“否”,没保存!原来教育长江学者玩的不是文稿的重复讲述,而是研究的思考轨迹。
还有,从李教授那儿学到一个打字快的小策略,某个字打出,但不能保证它排在首选位置时,打出和它关系最亲密的“伙伴”组成的词组,再删除帮忙的亲密“伙伴”,即使这样,我还是惊叹李教授的打字之快,因为我试过,我打不出李教授的速度,有的字及时和最亲密的“伙伴”同时出现,也未必能保证排在首选位置,他一定还有秘诀,该不是他说的“用大量来体现力量,用大量来生发力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