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3-31 18:49:00
|
只看该作者
《灰椋鸟》课后反思2
有效教学,如同一股春风吹进了莲山课件,它洋溢着人文的气息,呼唤着语文文本的回归,也涤荡着我的心灵。《灰椋鸟》这篇散文描绘来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局面,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我在《灰椋鸟》教学中从以下几点入手:
1、只有教师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在目标的确定、内容的布置、方法的选择等方面作了充沛准备,全面考虑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变化并作出应对措施后,才干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课堂中去,才干把目光都集中到每个同学的身上,才干一步步引导同学深入浅出地感悟语言文字。
一开始可能受参考书和其他老师教学设计的影响,我在设计第二课时教学时直奔重点,仅仅围绕局面如何如何壮观展开学习。反复揣测作者的意图,终于发现了一条情感变化的线索:作者由满不在乎到迫不和待想去看;由耐心地等待到突然看见时的惊喜;由初见时的惊喜到后来的惊叹、激动、兴奋;再由兴奋恢复平静后由衷的感激,可以说作者是一位善良美丽、文笔优美、情感细腻丰富的女孩。假如不循这一线索,同学怎么可能自然地与作者发生共鸣,体会作者的爱鸟之情呢?所以,公开课教案时,我将这些情感交叉在过渡语或小结语中。
老师与同学不同的地方在于比同学早学一步而已。要同学动情,老师首先得动情;要同学想象,老师先要有丰富的联想;要同学激情朗读,老师先要读得有情;要同学咬文嚼字,老师先要咬文嚼字。所以,我在“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排空而至”“不停地鸣叫”、“互相倾诉”、“翩翩起舞”、“似飞瀑”“如惊涛”……这些生动的词眼上停留回味了很久。
2、一堂语文课,首先得有“语文味”。《灰椋鸟》这堂课,由复习导入,重点学习三、四、五自然段。教学中,环节不多,但环环相扣,逐层深入;分析不多,但圈点批注,感受颇深;文字不多,但热情朗读,声声入耳。我是这样设计的:1、初步感受局面的壮观与作者的喜爱之情。2、自由读课文,抓住作者看到的、听到的和联想到的,展开说说让自身感受最深的词或句。其中,“排空而至”、“倾诉”、“翩翩起舞”、“百鸟争鸣”等词纷纷落入同学视线,感受谈得很是生动:“只有亲密的朋友、亲人间才会倾述心里话,这里的鸟儿在作者眼中就和亲人一样,多么感人呀!”“我感觉到衣着金红色裙子的少女正在跳舞,她们在比谁的舞姿更美。”“这么活泼可爱、配合默契的鸟儿有谁会不喜欢呢?”……正是有如此丰富的情感作为支撑,课堂上的朗朗的读书声,可说是非常令人激动,特别叫人兴奋。3、将话补充说完整:我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 4、体会作者对林场工人的感激之情,在同学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后,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灰椋鸟》这一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同学答:“徐秀娟。”我又问:“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吗?”许多同学摇头,只有两三位同学说知道。于是我出示了徐秀娟的事迹:
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维护它们的生活环境,作者徐秀娟正是有这样一颗爱鸟、护鸟的心。她大学毕业后,来到了盐城自然维护区,开展越冬地鹤类驯养繁殖与研究工作。在自然维护区工作期间,为了寻找、救护一只受伤的丹顶鹤,在漆黑的夜里,徐秀娟在茫茫的滩涂上苦苦寻找,不甚陷入了沼泽地里,献出了年仅23岁的生命。(说到这儿,我的语音有些哽咽了。)为了歌颂她,怀念她,艺术家为她创作了一首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按下了放音键,同学们静静地听着。我想:此时,她们一定有种酸酸的感觉。简介作者事迹,在《一个真实的故事》那如泣如述的歌声中,感情朗读第六自然段中结课。
3、反思自身的教学过程,我觉得还有很多缺乏:首先,我开始复习时出示灰椋鸟的外貌,到最后没有再出示进行比较,使课堂教学少完整;其次,在让同学想象说话时,同学思路较窄,我没有和时进行思维广度的引导,使课堂缺少了灵性;还有,在对同学朗读的评价上,我觉得自身的评价语言比较贫乏,对同学的激励性不够,使课堂语言少丰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