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你怎么知道的? (预设)学生:我用剪刀把相对的面剪下来比较;我测量了相对面的长和宽,长和宽的长度分别是相等的。(教师课件演示“相对的面相等”) 教师:谁能说说棱的特点? (预设)学生:长方体有12条棱。 教师:可以分成几组? (预设)学生:可以分成3组,每组有4条,每组的4条棱长度相等。(教师演示“相对棱相等”) 教师:你用什么办法来证明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教师:谁再说说长方体的顶点?(长方体有8个顶点) (3)完善表格并小结。 教师:请你把教材第19页的表格填完整。 学生先在教材上独立完成,再课件演示。 教师:长方体就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设计意图】学生明确了概念,再进一步观察、动手,合作学习研究面、棱、顶点的特点,使学生亲身感知长方体这个立体图形,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调动多感官参与学习,寻求多种途径和方法达到目的,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3.请你判断对错。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 (2)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 ) (3)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相等。( ) 【设计意图】这个穿插的小练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能对长方体的特征有进一步的了解和巩固,也可以自然地引出下一个环节——长方体长、宽、高的认识。 4.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辨析判断题,提出概念。 教师:从长方体的一个顶点出发有三条棱,这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课件出示概念) 出示两个长方体(相同长方体两种不同的摆放位置),你能指着说一说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吗? 长方体的长、宽、高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摆放的位置不同,长、宽、高也不同。 (2)给棱分类。 根据这个知识,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呢?(同一个顶点出发的长宽高为一组,可以分为4组) 5.做一做,并认识长方体直观图。 (1)按教材要求做一做。 (2)交流,认识长方体直观图。 教师:你看到了长方体的几个面?都是什么图形? (预设)学生:(1个、2个、3个)都是长方形的。 学生:不对,从我这里看,它的左面和上面就是平行四边形。 教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细致。(课件演示直观图)我们在出示长方体的直观图时,除了前面和后面外,常常把其它各个面都画成平行四边形,但实际上是长方形。(教师课件出示立体图,看不见的棱用虚线来表示) 【设计意图】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教给学生识图的方法。 (3)结合直观图,逐步减少棱,想象长方体的形状。 (课件演示)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12厘米,7厘米,5厘米,完整直观图出示,逐步减少棱的条数。 教师:咱们至少需要知道那几条棱长,才能想象出这个长方体的样子? (课件出示只有一组长、宽、高的长方体) 教师:请你想象并比划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长方体? 长、宽、高分别为12厘米,5厘米,5厘米(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牙膏盒)。 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5厘米,5厘米,5厘米(魔方,其实也是个正方体)。 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5厘米,4厘米,1厘米(扁扁的长方体——火柴盒)。 【设计意图】从抽象的几何图形回到生活中的物体原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适当出示正方体,为下一节课做铺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