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3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年级下册《古诗二首》公开课教案和课后反思在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8: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诗二首》公开课教案1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大约天宝十二年(753),李白漫游到此,写了组诗《秋浦歌》。本篇是其中第十四首。这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一天头,便出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诗人用了“照”、“乱”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但一经炼入诗句,便使冶炼的局面卓然生辉。透过这生动景象,不难感受到诗人那种新奇、兴奋、惊叹之情。
  接着两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转入对冶炼工人形象的描绘。诗人以粗犷的线条,略加勾勒,冶炼工人雄伟健壮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赧郎”二字用词新颖,颇耐寻味。“赧”,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结句“歌曲动寒川”,关合了上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他们唱的什么歌?诗人未加明点,读者可以作出各式各样的补充和联想;歌声果真把寒川激荡了么?当然不会,这是诗人的独特感受,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假如说,“赧郎”句只是描绘了明月、炉火交映下冶炼工人的面部肖象,那么,这一句则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情操,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
  这是一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示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确是古代诗歌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8:31:00 | 只看该作者

《古诗二首》公开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描绘的火热劳动场景和对劳动者不辞辛苦的赞美。
教学过程:
一、读诗题,师作简要提示,理解诗题,简介作者。(秋浦歌:地名,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产地之一。)
二、自由朗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考虑: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什么人物?
2、哪些诗句写景?哪些诗句写人?( 指名读)
3、诗人是在什么时候看到这一景象?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深入理解诗句。
1、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引导同学理解“照”、“乱”在诗句中的意思,鼓励同学看图读诗句理解诗意:熊熊的炉火映红了天和地,红星在升腾的紫烟中飞溅。)
2、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这是个怎样的夜晚?在这样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脸膛红彤彤的冶炼工人在做什么?(一边劳动,一边唱歌。)
劳动者的歌声听来怎样?(理解“动寒川”)
3、齐读古诗,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四、用自身的话说古诗的大意。
五、指导朗读。
六、练习背诵。
七、安排同学整理曾经学过的诗人李白的作品。
《蜂》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赞美不辞辛苦为他人发明幸福的确劳动者的确真挚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人们常用蜜蜂来赞美谁?为什么?)
二、理解诗意。
(一)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1、“无限风光”指什么?“尽被占”是被谁占?这一句诗写什么?(无论在平地上,还是在高山上,哪里有盛开的鲜花,蜜蜂就往哪里飞去。)
2、指名朗读,评议。
(二)生齐读诗句: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你读懂了什么?说一说。
2、这句诗写了什么?你觉得诗句中的“谁”到底是谁?
(三)用自身的话说古诗的大意。体会作者写诗的用意。
(四)指导朗读。
(五)练习背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06: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