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9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爸爸带我去爬树》公开课教案及课后反思3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1: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爸爸带我去爬树》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文章的情节结构。
   2、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体会爸爸带我去爬树的深意。
  教学难点: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自然就引出爸爸带我去爬树这一话题。
  二.分组讨论,赏析全文。
    导入时已经谈到了爸爸带我去爬树这一话题,
   1、提出第二个问题:爸爸为什么带我去爬树?。
     板书“回归自然”,解决本文重点之后,
   2、提出第二个问题:文章是怎样表示这一主题的呢?
     让同学从写法角度入手赏析全文。通过讨论可知文章运用了对比写法,即我与父亲的对比和我爬树前后的心理对比来突出主题——回归自然。解决难点,为后文作铺垫。
  三、合作探究,理解主题
    文章通过“爬树”来突出“回归自然”,可实际生活中“爬树”又不太可能。引导同学考虑:应该怎样回归自然?有没有回归自然的亲身经历和喜悦感受与我们一起分享?顺势我提出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回归自然”?同学分组讨论后得出“回归自然”因为热爱自然,我们应维护自然,有基本的公德和环保意识。这时我板书“热爱自然”、“维护自然”。
  四、课堂练习
    训练同学把城市人“回归自然”的设想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或把亲身经历和感受记录下来。
  五、课堂小结
    大自然给我们美的享受和陶冶,我们在回归自然的同时,应积极主动的热爱自然和维护自然让我们为维护美好、健康的大自然去一起努力吧!
  六、作业:写一篇作文,题目是《爸爸带我去___》。
  板书设计:
                  爸爸带我去爬
              回归自然 热爱自然 维护自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1:09:00 | 只看该作者

《爸爸带我去爬树》公开课教案2
本文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内容很浅显,所反映的生活和同学们很贴近,文字障碍不多,因此,非常适宜自学。
先要弄清楚这么几个问题:
1. 爬树的时间、地点、对象。
2. “我”是怎么爬树的?
3. “我”爬第一棵树时怎样?
4. “我”爬第二棵树时怎样?
5. 为什么先要热身?表示了爸爸的什么用意?
6. “我”爬上树后的感觉怎样?这种感觉说明了什么?
解答上述问题后,对文章的理解还是肤浅的。本文有深刻的含义,那就是爸爸带我爬树的真正用意。爸爸带“我”去爬树是针对一个城里小朋友平时生活和所受教育的缺陷所作的决定,他是想通过爬树,要“我”扩大视野,增加才干,锻炼身体,回归自然,让“我”在爬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五)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小鸟是怎样的玲珑娇小啊!在北京城里,我只看见老鸦和麻雀。有时也看见啄木鸟。在此却是雪未化尽,鸟儿已成群地来了。最先的便是青鸟。西方人以青鸟为快乐的象征,我看最恰当不过,因为青鸟的鸣声中,婉转地报着春的消息。
②知更雀的红胸,在雪地上,草地上站着,都极其鲜明。小蜂雀更小到无可苗条,从花梢飞过的时候,竟要比花还小。我在山亭中有时抬头瞥见,只屏息静止,连眼珠都不敢动。我似乎恐怕将这弱不由风的小仙子惊走了。
③此外还有许多毛羽鲜丽的小鸟,早起朝日未出,已满山满谷地响起了它们轻美的歌声。在朦胧的晓风之中,倚枕倾听,使人心魂俱静。春是鸟的世界,“以鸟鸣春”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两句话,我如今彻底地领略过了!
④我们幕天席地的生涯之中,和小鸟最相亲爱。玫瑰和丁香丛中,更有青鸟和知更雀的巢。那巢都是筑得极低,一伸手便可触到。我经常去探望小鸟的家庭,而我却从不做偷卵捉雏等等破坏它们家庭幸福的事。我想到我自身不过是暂时离家,我的母亲和父亲已是这样牵挂。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里,永远不得回来,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我爱自身,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我也爱雏鸟的双亲。
⑤而且是怎样有趣的事,你看小鸟破壳出来,很黄的小口,毛羽也很稀疏,觉得很丑。它们又极其贪吃,终日张口在巢里啾啾地叫,累得它母亲飞去飞回地忙。渐渐地长大了,它们的母亲领它们飞到地上。它们的毛羽很蓬松,两只小腿蹒跚地走,看去比它们的母亲还肥大。它们很傻的样子,茫然地只跟着母亲乱跳。母亲偶然啄得了一条小虫,它们便纷然地过去,啾啾地争着吃。早起母亲教给它们歌唱,母亲的声音极婉转,它们的声音,都很憨涩。这几天来,它们已完全地会飞了,会唱了,也知道自身觅食,不再累它们的母亲了。前天我去探望它们时,这些雏鸟已不在巢里,它们已筑起新的巢了,在离它们的家长的巢不远的枝上。它们经常来看它们的家长的。
1. 请分别概括三、四、五段所写的内容?
2. 为什么说鸟是快乐的象征?
3. 作者瞥见小蜂雀时神情怎样?这说明什么?
4. 文中是怎样描写鸟鸣的,你最喜欢什么鸟的叫声,能描绘一下吗?
5. 反复朗读文中的最后一段,体会大鸟抚育小鸟的情景,感受母爱的伟大,你能回忆出家长对你关爱的情节吗?举出一例。
答案:
1. ③写鸟的鸣叫;④详写鸟的家庭;⑤小鸟破壳而出和大鸟抚育它们的情景。
2. 因为青鸟的鸣声中,婉转地报着春的消息。
3. 抬头瞥见,只屏息静止,连眼珠都不敢动,恐怕这弱不由风的小仙子惊走了,可见对鸟的喜爱之情。
4. 早起朝日未出,已满山满谷地响起了它们轻美的歌声。在朦胧的晓风之中,倚枕倾听,使人心魂俱静。
5. 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1:09:00 | 只看该作者

《爸爸带我去爬树》课后反思3
今天上午用了两节课的时间教学了六年级第一单元拓展阅读课文《爸爸带我去爬树》。这是一篇内容浅显又深刻的儿童文学作品,揭示了现代人都非常关注的主题——回归自然,以及城市小朋友的教育问题。
  第一课时,我让同学围绕本单元主题“乐趣”,查找文中能表示“乐趣”的相关语句。同学很快地找到了爬树“非常舒服”“很快乐”“很舒服”等语句,明白了这种感觉来自树,来自树上能看到而在地上看不到的景致,也来自“爬”的过程,来自爬树过程中体会到的父子情。这便是爬树的乐趣。
  随着同学对课文的理解的深入,我又反过来让同学围绕课题“爸爸带我去爬树”,重点提出“爸爸为什么要带我去爬树”和“爸爸怎样带我爬树”这两个问题来理解。当同学找到解决第一个问题的相关语句后,我让同学与第一课《养花》相联系,得出“爸爸带我去爬树”的目的:要开阔视野,增加才干,锻炼体格,回归自然……
  第二课时一开始,我让同学回忆自身是否有与家长去爬树、钻洞、登山、下河过,很多同学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大多数是去公园、动物园或海边,而那些真正来自于农村的新晋江人,他们也大多都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没有了与“自然”的接触机会。所幸的是有三个同学的回答让我有些欣喜。一个说爸爸在他七八岁时带他去竹林玩过,爸爸是任由他随处玩的,结果差点掉到山崖下;一个说爸爸带他到山林中去采蘑菇,爸爸先教他怎样识别蘑菇的种类,然后让他学习采摘,并和他一起炒蘑菇,品尝劳动果实,收获了快乐;一个则说爸爸带他到海边时,总是拽着他,生怕他出事,让他玩得很不自在。于是我趁机抛出话题:“爸爸怎样带我爬树”,让同学找到相关语句,明白“爸爸”很有“计划”性:第一选好“爬”的对象--郊外的树;第二是循序渐进,先爬较小的树热身,再爬大树;第三是放手并用“微笑”激励“我”爬上树;第四是作示范,自身爬树;第五是做好维护工作,下树在先,有扶有助;第六是边爬边交流,提高小朋友的认识。这样,同学就明白了这是一个有心的爸爸,就像那个带同学采蘑菇的爸爸一样,寓教于乐。这样同学都学到了自身将来也该怎样教育小朋友的方法,也懂得该如何对自身的家长进行说服了。紧接着,我再让同学找到“我”又是如何爬树的,从而明白了作为城市的小朋友的生活天地是狭窄的,必需积极到自然界中去锻炼,这样才不会让自身的生活环境给自身的生长带来某些遗憾。最后,我答应同学找个时间去爬山或去春游,并安排了一道作文题:——带我去——,让有去过的同学完成。
  就这样,课文学完了。然而,我却没有太多的开心——终究现在的同学的生活真的让人有点担忧。那么,我们作为自身小朋友的家长,作为教育同学的公众性的“家长”,我们又该如何去教育他们、锻炼他们?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时代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22 14: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