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学期,我们又迎来了沈老师对我们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指导,非常荣幸我能参与这样的活动。
一、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能看见某物”。教师要尽量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通过多种活动,引导他们学会在一定的情景中使用What can you see ? I can see---在《牛津小学英语1A》中已出现过What can you do ? I can ---因此,学生理解和朗读本部分对话并不困难。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创设符合逻辑的语境,如采用二人信息差练习、事物模糊等方法,以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的趣味性和真实性。同时,在语言实践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二、 教学过程
在Pre-task Preparation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唱一唱《Season’s song》;让学生动一动,Play a game Listen and do.复习巩固What can you do ?I can ---
进入While-task Procedure,由动物图片引入A部分的主要句型What can you see ?I can see ---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如文具,教室里的物品让学生练一练。带领学生进行“All of the kinds”游戏,复习已学过的交通工具类单词,从而引入本课新词。结合句型进行有效教学。
到Post-task Activities,我编了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学生唱一唱,增强趣味性。紧接着就到了我们游戏环节: What’s missing ?这是一个简单而饶有兴趣的游戏。在巩固单词和句型的时候,我编排了练习:选出不同类的单词,单项选择,中英互译。最后是儿歌欣赏,为下节课预热做准备。
三、 教学反思
通过沈老师和师父朱老师的讲解点评,我对本节课进行了总结:
1、 关于教学环节的设计,一环扣一环很紧凑,有条不紊。
2、 活动内容丰富,符合二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
3、 在语言教学时,教师的词汇量输出地很多,因此,学生也很善于表达,发言比较积极。
4、 教师的教学重复内容较多,要注意难度的深入。
5、 词汇的认读要与听说联系起来,注意新授句型的运用。
因此在第二、第三课时中我总结了以上教学中的优点和缺点,充分发挥“拿来主义精神”,以达到熟练运用句型的目的,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熟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