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师《教育常识》读后感400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2 10:54: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师《教育常识》读后感400字
       最近在读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里面有太多的经典让我学习,对于其中一篇《好课是实实在在的课》印象特别深刻。
       扎实的课,就是有意义的课。作为老师已经听了无数的课,经常听到大家讨论什么样的课时一节好课,特别是当下在新课标的形势下,一节好课的有太多的评价标准。叶澜教授提出一节课要“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实际上就是要求一节课要真,对于我们一线老师的要求是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把每一节课上的都有意义,学生上不上这节课区别很大。
       平实的课,就是常态下的课。常态下的美术课我觉得是有一个符合教学内容的课件,几张贴近学生的范画,生动和谐的师生互动,丰富多样的学生作品。教师在上课的同时,关注学生的知识生成,基本技能的掌握。在教师的良好引导下进行新课的创作,教师在学生创作时有针对的指导,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新课的内容。
       充实的课,就是有效率的课。这句话对于我们美术老师感受颇深,班级多就要求每一节课都要有效率,我们不可能有多余的时间来补差,所以一节课要试不同层次、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学生都有进步,这就需要效率。我们上的课有效率,学生在我们的课上就能认真观察、认真思考、大胆创作,才能整体提高学科质量。
       这个章节我反复地读了十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老师真正的战场不是在课后补差,而是在课上。多想一想如何上好每一节课,每时每刻想着如何让学生学得好,是作为师者最大的责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4-2 10:54:47 | 只看该作者
读《教育常识》有感

      绿地实小  时红阳

说起“教育常识”,作为教育工作者似乎大家都懂,它不就是有关教育的最基本而且简单的事实性的知识与道理。寒假里有幸读了  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这本书,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教育常识》这本书带着严肃、认真和尊重的态度,引领我们找回和确立常识、倾听和理解常识、再思并创造新的常识。对常识的遵循和坚守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基本素养和道德底线。

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使我想到这样一个故事:当有人问罗丹是怎样从粗陋的岩石中雕刻出的世界上著名的雕塑“巴尔扎克”时,罗丹说,他一直在岩石中,我不是从岩石中雕刻而是把他从岩石中唤醒了。教育的本质如此,班级管理的本质亦如此。班级管理有的时候需要规范,有的时候需要雕刻,但更主要的是挖掘、发挥孩子的潜质。一个人的潜质到底如何,连他自己都不清楚,但一旦被唤醒将是不可估量的力量。因此,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要对学生以充分的信任、理解与尊重。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倾听,更要善于唤醒。

唤醒的过程就是如此,不是要求别人做什么,而是我知道我应该主动去做什么。当一个个被唤醒的生命个体喷发处蓬勃盎然的生命激情时,教育者会感到自己的生命也变得精彩而充满阳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8: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