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 | | | | 1.呈现《舌尖上的中国》中有关诺邓火腿的视频片段和金华火腿制作视频。 2.提出问题:⑴视频中的诺邓和金华都有制作火腿的传统,但两地的火腿却有着种种的不同,请列举一二。⑵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试猜测两地火腿有着种种不同的原因。 | | 通过艺术画面反映区域差异,以此激发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 | 1.呈现课本P26页的“西部地区的范围”示意图。 2.抛出思考题:⑴读图,说说西部地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哪些。⑵东部地区有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划? 3.给出中国地势图,引导学生思考:东西部分界线与中国哪一条地理分界线相近? | 1.学生认真观察课本P26页的“西部地区的范围”示意图。 2.小组讨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明确东西部的范围。 3.用彩笔在课本图5—36上描出东西部分界线。 4.回顾已学过的地理分界线,说出哪条地理分界线与东西部分界线相近。 | 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地图,掌握一定的读图、析图能力。 | | 1.多媒体展示,地形图、气候类型图、水资源分布图、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等方面差异。 2.多媒体展示:中国人口与民族分布图,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分布图,东西部在教育、科技、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资料。 3.比拼东西部的优劣势。再读课本和图片,归纳东西部的优劣势,引导学生从东西部优势图中发现了差异并探究解决方法。 | 1.小组探究,自主学习。完成课本相应的活动题。 2.总结归纳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自然环境、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等)并自主设计一个东西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差异表。(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让他去完成课本P34页自我测评的第4题) (如学生基础普遍较好,则可以将所有地图作为资料提供给学生或有学生自主查找相应地图,直接给出表格,让学生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将答案呈现同时做出相应的说明) 回归导课环节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诺邓与金华火腿差异的产生原因。 3.归纳东西部的优劣势,明确东西部在不同方面各有特点。 | 引导学生学会读图识图,并从地图中获取有关信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分层设计教学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 | 多媒体播放“西气东输”的视频片段。⑴视频反映了我国目前正在实施哪一开发战略?⑵实施该战略的目的是什么?⑶你还能举出体现该开发战略的具体工程吗? | | 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引导学生对不同形式的学习资料的重视。 | | 1.呈现区域交流与互补的路线图(三大工程)。引导学生了解区域之间的发展需要进行交流与互补。 2.三大工程路线图是区域交流与互补中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各区域还在很多方面进行交流与互补。 | 1.观察路线图。回顾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明确交流与互补的目的。 2.小组谈论,并绘制南北方、东西部经济优势互补示意图。 3.列举各区域交流与互补的事例。 4.当地有没有与外地交流与合作的事例?如果有,说一说它们给本地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好处。 | 学会从地图中获取 绘制示意图,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梳理和归纳。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 | 作为一个浙江人,你觉得我们有哪些优势和劣势?你觉得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强与外地的交流与互补? | 学生回答。(基础薄弱的班级,可以根据板书进行小结) | |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1. 成功之处 (1)本课是一节合作探究课,教学活动中一定要体现综合探究课的特点,即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获取信息,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2)注重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学,授之以“渔”,敢于把教材用来作为传授学生学习方法的载体,采取方法通过视频片段、材料及图表、小组合作探究对比东西部,让学生去了解和描述东西部差异的具体特征,充分体现直观有效,既重视对书本知识的传授,又在过程中重视了对学习方法的巩固和提醒,真正体现依标施教。既能把握重点又能突破难点,同时使理论与现实结合得非常成功。 (3)突出时政性,结合乡土教材,注重情感教育。导课环节将名噪一时的诺邓火腿与浙江本土名牌──金华火腿进行比较,让学生对其中的差异进行大胆的猜测,很自然的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教学。在交流与互补教学环节中,以当下西部大开发的相关内容为引子,结合本地的交流情况,既给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又给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2. 败笔之处 教学时间的预设上出现偏差。由于在东西部位置和东西部差异上花的时间过多,所以导致交流与互补环节的时间不过,最后是草草收尾。 3. 改进预设 在教学东西部位置时,直接出示东西部位置图,由学生描绘分界线,再由学生简单区分即可。东西部差异环节保持不变,这样就能让交流与互补的教学时间比较充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