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0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测试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13:1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测试卷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幽篁(    )    平羌(    )    渝州(     )    涧边(    )
岐王(    )    杳杳(    )    荷笠(     )    风骚(    )
二  文学常识填空
1.《山中杂诗》的作者         是南朝   文学家。
2.《竹里馆》选自《              》,作者          ,是      朝著名诗人。
3.李白,字       ,唐代著名诗人,有“         ”的美称。我们曾经学过他的诗歌有《           》、《           》、《         》等,本册语文书中我们又接触了两首,它们分别是《           》和《         》,两诗均出自《             》。
4.《逢入京使》是      (填朝代)著名        (填派别)诗人     (填名字)的思乡怀亲之作。
5.韦应物,唐代诗人。《滁州西涧》是他       诗中的佳作。其中末两句“                  ,              ”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               ,              。
6.素有“        ”之称的唐代大诗人杜甫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我们曾经学过他的诗歌有《           》、《           》、《            》等,本学年我们又学了一首《             》。
7.赵翼,字         ,号           ,阳糊人,     朝著名史学家,着有《           》。本次我们学的《论诗》出自《          》。
三 完成诗词填空
山际见来烟,            。《山中杂诗》(吴均)
深林人不知,            。《竹里馆》(王维)
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月歌》(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春潮带雨晚来急,               。《滁州西涧》(韦应物)
有约不来过夜半,               。《约客》(赵师秀)
江山代有人才出,               。《论诗》(赵翼)
四  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对的打“Ο”,错误的打“×”
1.南朝梁著名文学家吴均的《山中杂诗》描写了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其中最有趣的诗句“云从窗里出”说的是云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
2.王维的诗《竹里馆》是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全诗意境优美、高雅,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
3.《峨眉山月歌》是杜甫的作品,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分别为峨眉、平姜、清溪、三峡和渝州,构思精巧,不着痕迹。(      )
4.《春夜洛城闻笛》是诗人在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曲调,引起自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而作。(    )
5.《逢入京使》是诗人赴安西途中所作,全诗率兴而成,用语自然本色,韵味淳厚隽永。(     )
6.全诗并无直接抒情之语,但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却尽寓其中的是赵师秀的《约客》。(      )
7.赵翼的《论诗》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13:13:18 | 只看该作者
五.古代诗文里经常把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或基本相等)的两个短语、句子或句子成分相称地排列在一起,表达相似、相反或相关的意思,这种修辞手法叫对偶。试判断下列诗句哪些运用了对偶?
1.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3.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4.歧王宅前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5.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6.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运用了对偶句的有:                        
六 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1.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
2.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山际见来烟(             )     竹中窥落(             )
独坐幽篁里(             )    弹琴复长啸(             )
谁家玉笛暗飞声(         )   何人不起故园情(         )
路漫漫(              )      双袖龙钟泪不干(         )
凭君传语报平安(       ) 独怜幽草涧边生(         )   
上有黄鹂深树鸣(         ) 野渡无人舟自横(           )、
苍苍竹林寺(            )   杳杳钟声晚(            )
荷笠带斜阳(          )各领风骚数百年(           )

1.山中杂诗
  吴 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鸟向檐上飞。

1、“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云出”,你认为诗人他倾向于一种怎样的生存境界(心情)?

2、“鸟向檐上飞,鸟向檐上飞”,展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3、视角独到,景物与众不同,你能从吴均的《山中杂诗》中找到这样的句子吗?

2.竹  里  馆
王 维
独 坐 幽 篁 里,弹 琴 复 长 啸。
深 林 人 不 知,明 月 来 相 照。         
1、景怎样?人怎样?(引诗中意象回答) 构成了怎样的意境?

2、月夜竹林的幽静,以 (                 )   反衬。

3.峨眉山月歌
李 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影入平羌江水流” ,什么“影”?此句写出什么景象?

2、本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思?

3、《峨眉山月歌》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这五个地名分别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13:13:23 | 只看该作者
4.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古人离别常(   )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
2、本诗抒发什么感情?


5.逢 入 京 使
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诗中的“龙钟”何意?有什么作用?

2、成语“老态龙钟”中的“龙钟”又是什么意思?
6.滁 州 西 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1、写晴景明丽如画,而以 (        ) 烘托幽静的意境。
2、写雨景用以静衬动手法:暮雨忽来,春潮骤涨,着一“( ) ”字,如见汹涌之势,如闻澎湃之声。而野渡无人,孤舟自横,又于动中显(    ),喧中见寂。后两句历代传诵。
3、言外有意,极耐寻味。如果那只“舟”不在“野渡”而在官津,当“春潮带雨晚来急”之时,万人争渡,岂能“自横”?如果作者春风得意,竞逐繁华,则寂寞“幽草”,又怎能使他偏爱?所以诗人借“滁州西涧”的动静之中,抒发其历经外放、罢任后,闲居时的 (             )心境。

7.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这首诗前二句言过去之(      ),为下文作了铺垫;后二句写现在之(      ),抒发无穷感慨。
2、景物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世道衰落的感慨。 分析“落花时节”的多层含义。

8.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首什么诗?本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请试着分析。

9.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放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屋外绵绵不绝的雨声、蛙声和屋内断断续续的敲棋声互相应和,映衬着主人 (        ) 的心情。 
2、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3、前两句语言上有何特点?请试着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13:13:29 | 只看该作者
10.论 诗
赵 翼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问题:①诗中的“李杜”具体指     
②“风骚”在诗中的意思是                 
③就诗的主题看,此诗表现了作者主张                           
④前两句的作用是什么?   1
3、“万口”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4、对“至今已觉不新鲜”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李杜的诗到了今天已经让人觉得不新鲜了。
b)  李杜的诗到了今天已经成为俗的、旧的、陈腐的东西了。
c)  李杜的诗与现今社会现状不能扣合,缺少时代气息。
d)  李杜的诗篇尽管精美,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也会逐渐不适合后世读者的口味。
5、这首诗的名句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6-9 08:11:38 | 只看该作者
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8 04: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