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氏之子》课文分析与研究
重庆市万州区沙河小学 左 燕 谭志勇
课文简析
《杨氏之子》是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这本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大意是: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这个故事的重点部分是: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这回答实在巧妙。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这个故事短小,全文不足100字,情节也很简单,但语言幽默风趣,让人回味无穷。
资料链接
(一)关于《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作者刘义庆是南北朝时代彭城人。《世说新语》共八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小说写的虽然全是历史人物,但与历史传记不同。它特别注重传说或事件本身的传奇性,不一定与历史事实完全相符,其文学的性质远远超过史学的性质。小说语言简练、朴实、传神,是我国早期笔记文学中较有代表性和影响较大的一部书。
(二)历史上的梁国
东梁国(春秋战国)周宣王封秦仲二儿子秦康为梁伯,封邑在夏阳梁山(今陕西省韩城市附近),定为梁国。梁伯好大喜功,经常在封邑内大兴土木,修建宫室,搞得百姓怨声载道,痛苦不堪。公元前641年,秦穆公率大军进攻梁国,梁国土崩瓦解。梁伯的子孙为怀念故土先祖,就以梁为姓,形成梁氏。宋人郑樵《通志》也认为:“梁氏,嬴姓,伯爵伯益之后秦仲,有功于周平王,封其少子康于夏阳梁山,今为同州县,犹有新里城。新里,梁伯所城者。《乐史》云:新里在澄城,僖十九年,秦取之,子孙以国为氏。”这部分梁氏,在后来移居河东的不少。
南梁国(春秋战国)始封之君为周平王的儿子姬唐,地点是南梁(今甘肃陇西一带),其后代以梁为姓。邵思《姓解》、《广韵·路国记》都认为:梁姓直接由姬姓演变而来,是黄帝的正宗传人河东之梁氏──土生土长的一支梁姓。
战国时期魏国的别称魏国中后期定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别称梁国。
4、汉封国梁国为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改砀郡为梁国,治所在睢阳(今河南商丘南),辖地相当今河南商丘市和商丘、虞城、民权,安徽砀山等县。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梁治迁下邑(今安徽砀山),南朝宋改为梁郡,移治下邑(今安徽砀山县)。
(三)孔君平
孔子第26代后人。名孔坦(285-335),字君平,居会稽。任世子文学,后补为太子舍人,迁尚书郎,任吴郡太守,后迁尚书,疾笃未任。晋元帝年间,建议申明贡举之制,崇修学校。死赠光禄勋,谥“简”。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教学重点、难点: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感受文言文。
1.出示课题“杨氏之子”,说说题目的意思。“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
教师说明:“之”是助词,相当于“的”。
2.读读课题,这个课题的语言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学生可能回答:不太好懂;像古诗的语言……
教师小结:这是古代汉语,也叫文言文。
3.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到底有什么差别,有什么不同。
4.自由说说你感受到的差别和不同。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教学:
(1)学习生字“惠、曰、禽”,认读多音字“为(wèi)”、“应(yìng)”。
(2)结合课文中的有关字词,讲解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比较的知识,比如:有些古汉字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文言文中多是单音节词等。
二、熟读课文,理解意思。
1.大声反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随机检测学生读课文的情况,重点指导学生断句。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默读课文,对照注释,自己说说每一个句子的意思。
教师要注意指导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困难所在。
3.课堂交流,落实每一句话的意思。教师重点指导:
“为设果,果有杨梅。”省略了主语,前面要加上“小孩”。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难点是“夫子”的理解。
4.把全文连起来,说说故事大意。
课文的意思: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孔君平去看望小孩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来。小孩摆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种的水果吧。”小孩应声回答:“我没听说孔雀是您的家禽呀。”
三、想象情境,感情朗读。
1.出示句子: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时两人会是怎样的神情?说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孔君平可能是神态很随便,甚至有些看不起小孩,认为他还是一个孩子,说话的语气可能有些傲慢、随意;杨氏之子很机智、神采飞扬,说话语气有挑战性。)
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试着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两人不同的语气。
2.同桌表演朗读。
3.指名登台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四、深入理解,体会语言。
1.思考:你觉得杨氏之子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机智表现在哪里?
(聪明机智)表现在:
(1)“应声答曰”说明反映很快,不假思索。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没有正面说杨梅不是我们家的,而是巧妙的从“夫子家”说起,寓意孔雀不是你们的家禽,杨梅当然就不是我们家的。
2.讨论:
(1)杨氏之子这样的回答,你觉得好不好?
(2)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说话的例子,说一说。
五、总结学法,背诵课文。
1.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断好句,读通课文。
(2)对照注解,了解大意。
(3)反复诵读,品味语言。
2.练习背诵课文。
六、拓展延伸,综合学习。
阅读“综合性学习”,明确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要求。
1.搜集积累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
2.搜集和拟写提示语、广告语。
3.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
板书设计
10 杨氏之子
杨梅──君家果
孔雀──夫子家禽
(机智聪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