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97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蜜蜂过江》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9 11:1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蜜蜂过江》教案
学情分析:
    对于古典音乐学生知之甚少,我国初中课堂教学对学生情感世界的熏陶不够,缺乏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作品脱离实际,教学目标不明确;而且,音乐教学没有升学考试的外界动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便成为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没有兴趣的音乐课,则形同虚设。
教学目标:
  1、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专注地听、赏音乐,并能用恰当语言表达自己体验到的感受。
  2、能根据所欣赏的音乐进行丰富的联想,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共同讨论探究解决问题。
  3、能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资料,进行开放性学习。
教学重点:
  1、欣赏并感受歌曲——《蜜蜂过江》。
  2、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资料。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脑教学系统(要能上互联网),多媒体电脑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在我国云南丽江地区居住者20余万古老的纳西族人民,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有悠久的文化传统。《蜜蜂过江》选自《纳西一奇》的第三乐章,是一首轻快诙谐的曲子。作者用弦乐和木管快速轻盈的密集音符,嗡嗡得奏出蜜蜂主题。
 2、播放《蜜蜂过江》。
  3、学生回答老师提问的相关问题。
  4、你还知道一些有关《蜜蜂过江》的知识吗?如果知道不多,现在有什么办法去了解?(启发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资料)。
二、拓展学习
 1、学生分组讨论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资料的网址及要搜索的关键词语。
 2、分组选派代表进行网上搜索。
 3、每组选派代表展示自己搜索到的内容,向其他同学介绍《蜜蜂过江》有关知识。
 4、师总结搜索情况。
 5、再次播放音乐让同学有更深的印象。
 6、师向学生推荐优秀音乐欣赏网址。
三、课堂小结
    对四个方阵的同学都给予肯定,鼓励他们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更多自己喜爱的音乐作品,并能介绍给大家。
四、课程反思:
    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欣赏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民间乐器、民间歌舞音乐、戏曲曲艺音乐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统情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3-9 11:17:21 | 只看该作者
《蜜蜂过江》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在欣赏活动中,感受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不同民间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多元音乐文化。
2、能力发展目标: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认知目标:聆听民间器乐曲片段,领会乐器在乐曲表现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
熟悉乐曲《蜜蜂过江》的旋律。
教学难点:
了解乐器在音乐表现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使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前面的课程的《新疆之春》,让学生随着音乐踏步进入教室。
2、谈话导入新课:
师:刚才我们所听到的音乐,大家能听出来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生:小提琴。
师:是的,看来同学们对于生活中的事物都有一定的洞察力。那么,你知道这段音乐叫什么名字吗?
生:《新疆之春》。
师:对,《新疆之春》,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也是我国传统民族的地区的歌曲——《蜜蜂过江》。
设计意图:随着熟悉的旋律步入教室,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有了强烈的探知欲望。再以谈话法引导学生了解新课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欣赏乐曲,整体感知
1、初赏乐曲
多媒体播放《蜜蜂过江》,并出示歌曲背景的介绍。
师:说一说,聆听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畅所欲言。
2、再听乐曲,分听乐曲
师:再听乐曲,同学们结合课本提示,说说这首乐曲中的乐器分别是怎么样的音调。
生:聆听,思考,讨论,教师引导,相互说说是怎样分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分段感知,让学生细细体验、了解乐曲中的乐器在乐曲表现上的作用。
三、拓展延伸: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图片、文字、等学习了解有关纳西族音乐的相关背景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音乐、背景资料的学习感受民间器乐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喜爱民间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多元音乐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3-9 11:18:55 | 只看该作者
《蜜蜂过江》教案
教学目标:
1、对纳西族的音乐风格有所了解。
2、喜爱民间音乐的特色,让学生感受到民间音乐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歌曲中改变正常重音的节拍。
2、感受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课前准备:
小提琴、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开始上课。
二、聆听《蜜蜂过江》
1、师介绍这首乐曲片段背景及其风格特点。
这首曲子选自《纳西一奇》,这部交响音诗由当代中国作曲家朱践耳完成于1984年春。同年在第十一届“上海之春”由上海交响乐团首演,黄贻钧指挥。这部作品以云南纳西族的口弦音乐为基本素材。纳西族民间音乐中小巧玲珑的口弦,更是别具一格,为诸奇中之又一奇。于是这部作品便以此而取名。
2、播放乐曲。
3、问:音乐的风格特点。
它用音乐造型手法,描绘蜜蜂由远而近,越过滔滔江水后又逐渐远去,意在以勤劳、不畏艰险的蜜蜂象征纳西人民勇敢豪放的性格。
4、师生小结。
三、分析歌曲  
1、聆听乐曲,想一想它能够分为几个段落。
2、讨论交流。
音乐由三个段落组成,以小提琴和长笛交替演奏的十六分音符旋律为蜜蜂主题,用音色粗壮的铜管描绘大江。蜜蜂主题为D调,大江主题为降A调,两主题的叠合,刻画了由远方嗡嗡飞至的蜜蜂遇到拦断了道途的江水。第二段,两主题的调性分别作上、下小三度的推移,在F调上重合,描绘蜜蜂在江河上空飞越。第三段,两主题的调性再次分别作上、下小三度推移,蜜蜂的调性(降A)与大江的调性(D)正好是第一段两主题调性的互换,意味着蜜蜂飞过大江后,“弱者” 变成了“强者”、貌似强大的江流被小蜜蜂“征服”了。
3、教师总结。
四、下课。
师生再见,学生听音乐离开教室。
五、教后感:
乐曲《蜜蜂过江》表现了以蜜蜂形象体现了纳西族人民勤劳、不畏艰险的精神,学生聆听得很认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0: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