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并没有要求学生独立创作统计图,但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填充过统计图,经历一年的学习,学生应该具有独立创作简单统计图的能力) 根据巡视结果,学生有的用了扇形,有的用了条形,也有的用了折线,这就我这样设计的初衷。学生虽已学过两种统计图,但只是简单模仿,并不知道各种统计图表的作用。他们的意见不一,我给他们提供了辩论的机会。 扇形: 生1:我用了扇形统计图,把圆分为五块,分别填上相关数据。 生2:这些区域的大小,你是如何根据数据分的?你能分的那么准吗? 生1:我也就大体分了一下。 师:数学是严谨的,数据及图表更要清晰明确,所以这个地方用扇形统计图好像不太合适。 折线: 生3:我用的折线统计图。 师:实物投影。 生4:山地是319.68,丘陵是95.04,平原……这些数据说的是不同的东西,并不是山地由319.68变为了95.04,折线统计图应该讲的是同一个东西的变化。 师:折线统计图体现的是一个量的变化,比如我前年的体重140,去年的体重148,今年的体重160,做成统计图后,体现了我体重这个量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更强调“变化”二字。所以这组数据也不能用折线。下面我们学习扇形统计图。 教学这一课时,我采用的是新旧知识在解决问题时的矛盾冲突来激发学生学习扇形统计图的认知需求,并通过扇形统计图的学习使他们明白三种统计图各自的作用,学生在质疑、探究、释疑中掌握了教学内容。作为这样的改编,我自己不知道该褒该贬,但“深化课堂改革、提高教学效率”这句话我会继续实践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