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95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审定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材分析介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4 21:5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审定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材分析介绍
一、教学内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三、编写特点
1.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1)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认识图形和概念。
(2)注意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选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素材。
2.更加重视对概念的理解,如对体积概念的认识。
3.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单元的一些概念和计算方法都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来学习的。如,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4.对一些内容进行了调整。
不再安排对体积和表面积进行对比的例题。
四、具体编排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1.教材的变化。
(1)长方体、正方体的引出,直接从实物中抽象出相应的图形,不再从与平面图形的对比中引出。
(2)直观、直接地给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概念。
(3)突出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来学习的。
2.主题图。
呈现了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建筑物和生活用品,从中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很多物品的形状都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3.认识长方体。
教材先给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概念。
(1)例1(长方体的特征)。
展示了小组同学对长方体物品的观察操作、填表交流、讨论总结,逐步概括出长方体特征的学习过程。这里只是说明长方体的特征,不是下定义。
(2)例2(长方体棱的特点)
展示学生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的活动图,探索长方体的12条棱之间的关系,引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
4.认识正方体。
(1)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正方体物品,抽象概括出正方体的特征,指出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2)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说明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并用集合图表示它们的关系。比较时,可以按照面、棱、顶点的次序进行,教师整理后,利用集合图说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2-24 21:58:58 | 只看该作者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表面积。

(1)表面积的概念。

教材加强了独立探索、动手操作,使学生更好地建立表面积的概念。让学生在展开后的图形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使学生把展开后的每个面与展开前这个面的位置联系起来,更清楚地看出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2)表面积的计算。

例1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为了培养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条件和要求,确定不同的面的面积怎样算,教材中没有总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例2教学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材启发学生自己根据正方体的特征,想出计算方法。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1.体积和体积单位。

与义教教材相比,实验教材有如下变化:加强了对体积概念的认识;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1)体积。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教材加强了对体积概念的认识:通过学生更熟悉、更直观的“乌鸦喝水”的故事、石头放入盛水的杯子里的实验等,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为学生体会物体占有空间、理解体积概念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经验;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的大小,说明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从而引入体积概念。

(2)体积单位。

通过提出问题“怎样比较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呢?”启发学生通过回顾旧知、迁移类推出:要比较长方体的体积大小也需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来测量。接着教材指出计量物体的体积要用体积单位,给出常用的体积单位,并让学生观察相应的教具和模型,对这些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明确的表象。在“做一做”中,教材安排了区别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练习。认识用1cm3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各种图形的体积是多少,以加深学生对体积单位和怎样用体积单位计量物体的体积的认识,为下面教学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做准备。

(3)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

教材先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再通过例1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与长方体体积的计算编排类似,先教学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再通过例2计算正方体的体积。

(5)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统一。

教材在说明了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后,引导学生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统一成“底面积×高”,让学生看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之间的联系。

2.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材通过图示,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推出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接着,教材把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及其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列成表格,让学生填写并对比,以加深印象。

再通过例3教学体积单位名数的变换,为以后计算实际问题时灵活处理体积单位做准备。例4是在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体积单位名数的变换。

3.容积和容积单位。

教材首先直接给出了容积的概念,并说明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药水瓶、饮料瓶上的容积单位,发现L和ml这两个容积单位,然后介绍了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以及它们与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教材设计了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实践操作与观察对比中,利用瓶装矿泉水和量杯来感知L和ml这两个容积单位的实际大小。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上标有毫升和升,目的是使学生将新知与生活体验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感知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在容积概念的教学中应注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际例证,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感知和理解容积所表示的具体含义。明确:只有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能计量它的容积;计量的时候要从容器的里面量长、宽、高,才能更准确地算出它的容积是多少。

例5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特别强调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并复习了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例6教学用排水法来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利用有刻度的量杯记录下放入物体前后水位的刻度,水面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该物体的体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2-24 21:59:05 | 只看该作者
五、教学建议

1.注意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如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可以从现实生活情景引入,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表面积、体积和容积这些知识也应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2.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培养空间观念,建构新知。

空间观念的培养应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实物或模型的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让学生对长方体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在体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实验,从而深刻地理解体积的含义等。

实践活动:粉刷墙壁

一、教学目标

巩固有关表面积等方面的知识,加强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二、活动步骤

1.明确设计方案需要做的工作。

2.收集数据。

3.整理数据、分析与比较信息。

4.书面呈现粉刷围墙的方案。

三、教学建议

1.因为本实践活动会涉及实地的测量与调查,教学活动可以采取室内教学和室外教学相结合的形式。

2.室内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并思考,应该如何整理、分析收集到的相关数学信息。

3.展示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比一比,看看哪组的方案更合理、更有实际效益,激发学生之间的互评,使学生在交流中理解并接纳别人较好的方法。

4.活动结束之后,也可鼓励学生将自已设计的方案投给学校相关部门,为学校的建设提出一定的建议,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自己劳动的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4 06: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