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1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普教师自组织教研实践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7 21:0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科普教师自组织教研实践的思考
吴家荣   佛山市顺德区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传统科普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模式主要采用小圈子交流模式,因受限于信息不对等与参与人数,导致科普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偏低。本文从社会管理模式中科普教师自组织行为所开展的教研实践活动思路出发,通过先后两种科普课堂教研评价模式的比对,分析科普教师自组织行为对科普课堂边际绩效拓展作用及机理。
关键词:科普   自组织  边际绩效  教研评价
正文:
1、前言
长期以来,在基础教育阶段科普课程都是以服务与依赖传统考试科目的形式而存在,在学校中很少有定编的科普教师序列教务安排。如要为学生开展有延续性的科普教学活动,就目前教学大环境而言,只能以科技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围绕科普教育参与的受众面、内容的完整面、方式的灵活面等要求,都亟需一线科普教师通过日常教学教研活动去解决。随着互联网与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的应用广泛深入,一种以在线形式存在科普教师群体悄然形成,该新型的科普教师群体在网络空间中创造出自组织教研交往方式,形成突破常规的“跨学校、跨学科、跨地域”科普教师社区或群体(2)。本文将重点分析此种以科普类教师职业相关性(教学教研)为自组织群体标签,对实践现实意义下科普课堂及教师的作用。通过科普教研所形成的科普教师自组织,科普教学资源是该组织形成、发展的核心要素。那么,这种构建在互联网中的科普教师自组织对科普教研网络是如何建立,并发挥作用?本问将从科普课堂边际绩效(6)角度分析,思考科普教师自组织教研活动的拓展意义。
2、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论文中所涉及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数据统计分析法。主要分析研究我校的科普教师,开展自组织教研活动后,其科普课堂教学效果变化,以课堂边际绩效角度设计教研评价分析方案,验证自组织科普教研的拓展作用。本文所采用的学生样本为我校12~13学年度在校高一级学生,所涉及的班级为四个标准教学班,共计学生人次达163人次,调查抽样率为高一全体新生比例的94.2%,符合统计学意义上要求的抽样指标。分析过程中主要针对在采用自组织教研成果前后课堂效果变化趋势,科普教师行为和学生认知反馈等指标,归纳科普教师自组织教研行为对科普课堂中实践指导意义。
3、研究要点分析
3.1自组织科普教研活动评价指标归纳
出于对学生科普活动推广的热诚,学校的科普教师所形成的自组织,并开展围绕以职业性质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是一种自发性的行业行为,科普教师作为基础的组织细胞起组织网络是为了寻求与自身职业相关的教学资源与科普信息动态,以提高自身利用上述资源的能力(1)。科普教师自组织所开展的教研活动是一种嵌入到组织关系中的潜在组织活动,其所产生的资源与自组织规模成正相关关系,反过来也直接决定了组织成员运用资源的能力。当一旦科普教师自组织中的成员,因为彼此间在线互动所形成相对稳定的组织关系后,科普教师的自组织中所形成教研成果将会以放射状向组织内部辐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2-7 21:06:42 | 只看该作者

在比较传统与自组织两种形态的科普教研活动成果,需要形成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因为在实施科普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专注度、参与性、持续性;这些考虑的范畴本文将借用管理学中的边际绩效概念对其表述,形成关于科普教师自组织教研活动的评价指标,并着重突出自组织科普教研活动效果对科普课堂的边际绩效作用。
推广科普教学的过程中,使得参与实施教学的教师利用网络等教学平台拉近了相同教学工作范畴的其他科普教师的联系,创设条件实现同课异构。对于建立针对科普课堂中边际绩效评价课程体系,我们应该要全面考虑整个自组织教研活动在其过程中的作用指标,根据不同的科普课程的特点,主要是考虑科普教师课堂行为、引导方式对学生认知因素、情感因素、价值观因素来衡量整个科普课堂效果的评价值。
3.2科普教师自组织实践对科普课堂自身的移权空间
所谓的“移权空间”指当自组织规模形成人数规模聚集效应后,对群体内部习惯性具有正导向移动指引,并且掌握外届局部范畴之话语权。在学校内部或多所空间、地域不同的学校中,科普教师自发性地通过网络平台组织的科普教研活动,形成一种类似行业协会式的社会组织。组织内部的科普教师个体是不关心组织内部某个成员的社会资本与教学能力的高低,能够吸引科普教师留在组织并主动承担组织工作的,往往就是组织所开展的海量科普教研信息。此外,在传统的科普教研活动中一般都是有学校具有行政级别或高级教师所发起,一般教师只能通过这类教研活动中被动接受其信息;相反,通过网络平台组织的科普教师教研活动,就更具有灵活性与主动性。组织内部的教师,可以轻松地就某一教学现象发起讨论分享,再根据科普课堂的实际情况需要吸收相应的教研成果(4),以提高教师在科普课堂教学与科普活动组织的形式上更具有话语权。
从自组织的架构分析,虽然它只是一个依赖与虚拟互联网而构建的自发组织,但却具有完善的组织形态和要素;内部成员具有明确的角色定位,使它对科普教师的教研活动的发动力与影响力增强。自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使得基层成员(科普教师主体)参与自组织教研活动更具有移权发声意识;使得原本无声交流方式,变成科普教师教研平台的有效载体,直接影响与提升现实科普课堂的边际绩效。由于自发性的科普教师组织之间具有平等的认同度,促使教学资源、教学信息快速传递,形成自组织内部的移权空间。
4、研究结论分析
因为研究对象是基于科普教师自组织为对象,分析其对科普课堂中边际绩效的影响。这种自组织具有明显自发特点,从组织的形成,再到通过网上交流平台开展教研活动,进而发挥其对现实科普课堂的实际边际绩效提升。呈现出一种扁平化的科普教师组织模式,不可否认在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通过科普教师自组织的成型(1),对推动科普课堂形式(实验形式、探究形式)的创新构建都具有明显的助力。一个单位组织成员经过科普教学的过程后,总结为有效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传播到自组织内部各位组织成员,实现高效教研成果的共享,克服科学普及教育的地域局限。现代科普教学系统的特征是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及走出校门,诚然,科普教师队伍由于资源限制而自组织成立科普教师的教研组织,是具有时代特色的必然新生组织。通过上述的思路分析,我归纳了以科普课堂边际绩效拓展为目的,科普教师自组织教研组织的现实意义及结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2-7 21:06:46 | 只看该作者

4.1科普教师自组织形成,为小众科普教师团体提供互动教研平台
在虚拟的科普教师自组织中,日常的交流多为匿名交流方式。这种彼此陌生却又因共同目标凝聚在一起的自组织中,他们可以自由、平等地免费各种科普教研信息;以一种随心所欲的方式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讨论过程中就使自组织中单位个体得以实现深入交流,并找到现实情况或教学案例相似的同行产生共鸣与关注(3),从而促进组织成员对教研平台的归属感。当关于自组织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日趋成熟,自组织的科普教师队伍将会发挥更大的教研执行力。
4.2自组织科普教研实践成果,为科普课堂边际绩效形创设提升空间
一项教研成果的检验,需要多方的参与和印证。常规学校配备科普教师的人数具有极大的局限性,这样就扼杀了科普教学的发展,科普教师由于获取信息量不足等原因固步自封,缺乏科学发展的灵敏触觉。这种情况对师生双方都是不利的,而自组织科普教研成果的实践推广就解决以上的现实难题。组织组不仅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普教师队伍,组织成员之间分别介绍各自所采用的科普课堂教学方法,对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教学模式进行分享,彼此之间进行交流探讨,不断地提出完善改进意见。这个本身就是一个学习与提升的过程,它可能存在信息传达的目标性,但只要自组织群体中的参与受众基数日渐增大,它对组织成员所面对的科普课堂形式创新确实提供了无限的操作空间。经过若干次与发散式自组织科普教研讨论后,一套成熟有效的科普课堂推广形式及做法就得以。
4.3自组织科普教学教研资源的共享,为科普教师提供创新的职业联盟形式
形成不同专业与科目的教师联盟早已有之,但通过处理控制教学教研资源以凝聚教师团体的组织联盟就是一个新的组织管理模式。假若将自组织科普教师提升为专业的职业联盟形式看待,其组织发起人并不具备独占组织资源的权利,但他有制定组织资源的分配原则。自组织在拥有科普教学教研资源的同时,也必须要承担在科普教师队伍中推广使用。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科普教师自组织团体,它能否维系与调动组织成员之间的互助性,很大程度体现在所提供的资源是否具有现实意义。这个科普教师自组织扁平化管理模式与教学教研资源的分配是相辅相成的,在现今科学课堂环境中抽离出科普教师自组织的作用,单靠固有的科普教师数量实不足支持现阶段科普教学的推广与发展。
结语
总起看来,作为一线科普教育工作者,通过日常的学生沟通与课堂观察过程中,发现科普教师自组织所进行的科普教研活动只是一提升媒介,相对庞大的科普教师群体自组织所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无可置疑有相同志向或追求的科普教师凝聚到一块,势必影响科普课堂模式的发展;针对具体的科普课堂边际绩效分析,科普教师自组织是边际绩效提升的直接归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01: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