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5-2-7 16:49:01
|
只看该作者
(3)配合学习内容,介绍数学的背景知识。
让学生简要地了解一些数学知识产生发展的历程以及相应的背景知识,不仅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丰富对概念的认识,还可以体会到数学知识也是在不断的探索调整中发展的,从而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激发探索的兴趣。教材结合内容的安排,以正式内容的形式,并辅以“你知道吗”以阅读材料的方式,渗透数学史的知识。如在读写数后介绍了“三位分级的读法方法”,说明由于语言习惯的不同,英语国家一般按三位一级方法读数;在介绍了数的产生和数字的演变过程后,追寻了“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使学生了解到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在展示了计算工具发展的历程后,讲解了“算筹记数的方法”,让学生体会位值制的含义。
2.适当改进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
本册计算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在修订时,除了注意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外,还根据教学实践中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进行了一些调整,主要体现在这样一些方面。
(1)加强笔算教学。本册的计算内容是重要的基础内容,也是比较复杂的计算知识,需要学生在理解算理、算法的基础上,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适量的练习掌握计算方法,培养计算能力。原来教材的例题比较密集,如,笔算除法中,虽然表面上只有5个例题,但多数例题中都含有两个小题,也就是两个例题,加之配备的习题量不够,课时数也有限,导致教学任务繁重,计算能力的培养不能很好地落实。为此教材调整了部分内容,并改变了例题的设置。如在乘法中,将口算移到三年级下册,安排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中,在笔算之前进行教学,体现其重要的基础作用。在笔算除法中,将原来含两个小题的例题分开,单设例题编排,并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增设了一些例题,相应的单元的习题量和课时数都有所增加。这些措施,有助于减缓教学的坡度,降低教学的难度,逐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结合笔算教学,渗透口算、估算、简算等计算方式。本册计算的内容主要是笔算,笔算除法前安排了一点口算内容,估算不单独编排例题,但教材在笔算教学中注意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式互相交融,让学生感受各自不同的作用和特点。如在教学笔算之前,让学生先估一估,确定出大致的计算结果或范围,笔算之后再用笔算或计算机进行验算;有的例题根据数据特点,先让学生口算,再进行笔算教学;除此之外,教材还增加了利用商不变规律进行简便计算的例题,使学生认识到利用规律不仅可以使口算简便,还可以使笔算简便。这样编排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各种计算方式均是计算技能的有机组成部分,且各有特点又互为补充,并学习根据数据情况,自觉地选用合理的运算途径正确、灵活、合理和简洁地进行计算。
(3)加强计算法则的总结和计算规律等的提炼。
对计算方法和规律作适时适度的概括、提炼,不仅有利于对方法和规律的理解,还便于学生掌握方法,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初步体会模型思想。本册教材在概括计算法则时,结合具体计算,在学生观察、讨论、对比、交流的基础上,以文本的形式呈现不完整的计算法则,让学生填出关键步骤,使学生既明确计算步骤,又避免死记硬背法则。而对“积的变化规律”“商的变化规律”内容编排,同样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将发现的规律以较为规范的语言表述出来。习题中的一些规律(如灵活试商规律),则以对话框的方式,提示学生将规律总结出来。另外在笔算乘法中加强了对常见数量关系的概括。除了“速度、时间和路程”外,又增加了对“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数量关系的总结。
3.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注重概念和图形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本册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其中有的内容如线段、角、平行四边形等,在第一学段已学习过,但当时的学习是初步的,属于直观认识。本册教材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内容加以扩展和提高,加深对图形本质特征和图形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这次修订结构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在编排上注意突出以下几点。
(1)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本册图形与几何的内容,概念比较多,且比较抽象,在生活中不易找到原型。在编排时,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教材尽可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以学生有所体验的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如直线、射线,由学生初步认识的线段引出,说明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进一步指出直线没是端点,是无限长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使学生较好地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且还借助手电筒、激光光束等体会射线,直观感受射线向一端无限延伸的特点。再如,垂线的画法,增加了先让学生自己画的过程,虽然他们的画法不一定规范,但可以反映出他们对垂直概念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介绍规范的画法,可以使学生对方法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2)采用适当方式,让学生体会概念和图形的本质特征。
一些数学概念和图形的本质特征,比较抽象,不易直接让学生领会。教材通过让学生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从不同的角度体验等方式,来领悟体会。如角的度量原理学生不一定能清晰地理解。但对于量的大小,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可以用相应的单位进行测量,如要知道线段长短可以用长度单位度量、要了解一个面的面积可以用面积单位来量化。相应的角的度量也应该用角的单位来度量。为此教材让学生通过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经历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应用一个合适的角作为度量单位的过程,由此引出角的单位,并呈现了这个单位的产生过程:把一个圆平分为360份,其中的1份就是角的单位(即1°角),在此基础上,说明正是根据这一原理制作了测量角的大小的工具——量角器,使学生体会到:量角器实质上是角的单位的集合,量角的过程就是要知道角包含多少个角的单位的过程。再有,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实质是指平行四边形边长确定,其形状、大小不能完全确定。而这一特点,这样介绍学生不容易理解,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两方面来帮助其体会:一是不断拉动一个用吸管做成的长方形,通过图形形状、大小的相应变化来体会。二是通过用吸管摆平行四边形,体会四条边确定的平行四边形形状不唯一的特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