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势还具有暗示性的作用,如在课堂上,双手手心稍向上提意味着Stand up;双手手心稍稍向下Sit down!; 掌心朝教师本人并向学生招手Come here!;一只手掌心向上指着学生的位置Go back to your seat! 向上翘起拇指表示对学生的赞同agreement。又如:需要安静时,将一食指放在双唇前并说“嘘”;需要学生听录音时,手指耳朵并点点录音机;需要学生两人一组操练时(固定搭配),可伸出两手指作旋转状:,还通过拍手、摸头和拍肩等动作来表达对学生成功的肯定……学生不是被动的观众,而是积极地参与,即使听力差的学生也能“看”得懂。
手势在体态语中是动作变化最快、最多、最大的,而且具有很丰富的表达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手势语用得简练、适当、自然、协调、多样,使它充分发挥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的作用。
三、眼神----打开心灵的窗户
有位名人曾说:“人的眼睛和舌头说的话一样多,不要字典,却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一切。”的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能表达“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最微妙的感情,它能折射出人们心灵深处内在的东西。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察言观色,审视、洞悉学生的眼神,就可以及时捕捉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思路和进度,
我国当代著名的特级教师斯霞就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的眼神。一个有经验的教师走进教室,总是先不开口讲话,而是用镇定的目光环视教室一周,这目光是一种特殊的“安定剂”。这样可安定学生的情绪,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讲课时,教师用目光扫视全班每一个学生,这表明全班都在他的关注之下;环视,可以使每位学生感到我在对他讲课的同时也提醒个别不认真听讲的学生集中注意;对一些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课,搞小动作的学生,教师可用注视来对其进行批评,使其从教师的眼神中得到信息而停止不良行为;虚视,即目光似看非看,可调整注视带来的紧张呆板,缓和课堂气氛,使环视带来的飘忽不定得到控制协调。
教师还要用不同的眼神来评价、要求学生。用肯定的目光告诉学生答对了问题,用期待的目光激励学生提出的问题,用赞许的目光告诉学生解决了难题,用宽容的目光告慰学生虽回答错了,但没关系,用激励的目光鼓励学生回答问题。使学生感到亲切中有严肃、肯定中有期待、否定中有鼓励、容忍中有警告。
教师的目光“照亮”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他时刻在关注着自己,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了温暖的慰藉,如沐春风,如润雨露。
四、距离----产生唯美的效应
人际间的距离也有信息意义,也是一种无声的体态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所处的位置不同,与学生的远近不一,会给学生不同的心理感觉,产生不同的效应。师生之间的人际距离较近也能起到沟通交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