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5-1-27 17:10:34
|
只看该作者
贾志敏老师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第二课时
师:文章写好了吗?
生:写好了。
师:写好了可以交给老师了。可以吗?
生:可以,不可以。
师:不,文章写好不能交给老师,自己应成为自己作品的第一个读者。要反复地读反复地想,反复地改。俗话说:文章是改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黑板上有一句话谁来念一下?第一句。
生:文章不厌百回改。
师:什么意思?
生:……
师:理解完全正确。这个百是虚指,是多次的意思。另一句话,谁会读? 生:我最喜欢的老鸭汤端上来了……
师:这小朋友写了这么一句话,我告诉大家,这句话至少有五个地方错了。 生:应该是我最喜欢的老鸭汤端上来了。
师:为什么是端?
生:应为……
师:搬是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比如说,(指一学生)我们一起把桌子搬一搬。(师生搬桌子)把桌子搬到原来的地方。这是重物叫搬,老鸭汤碗需要搬吗?他没用扛那算好着呢!(众笑)教师用修改符号改搬。
生:妈妈扯下两条腿,是老鸭腿……
师:多恐怖啊,妈妈扯下的两条什么腿啊?(鸭腿)教师用修改符号修改。 师:标点有什么问题吗?
生:我最喜欢的老鸭汤端上来了。这里都好改为句号。
师:对,意思变了,逗号改句号。看第一句话,漏了一个字。你说。
生:我觉得是一碗老鸭汤。
师:那倒没有关系。漏了一个字。
生:我最喜欢后面应该是我最喜欢喝的。
师:哎,对了。我最喜欢什么,颜色?气味?是滋味。(教师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有两个不明显的老师来改。一条放在我的碗里,另一条放在奶奶的碗里。你说妈妈应该先放在谁的碗里?
生:奶奶。
师:为什么?
生:因为尊重老人。
师:对了,先老的再小的。奶奶跟我位置得换一换。这一个词换一个可以突出晚辈尊敬长辈。 (教师模拟礼让场景。)这叫怎么样?
生:我觉得应该是盛在。
师:盛在,不对。
生:我觉得应该是夹在。
生:推。
生:按在。
师:对,按在,你不吃也不行,这是晚辈对您的孝敬。这样一改意思完全变了。现在请一个同学读一读修改之前的句子。学生读句子。(教师随即评价) 师:修改之后呢?
生读。
师小结:这样一句话,通过咱们思考,品味,动一动,改一改,位置换一换。意思大相径庭。所以说,文章是写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把自己的文章改一改,谁来把自己的文章读给大家听。
生:感动…… 师:这个写作改成作文。为什么,写作是属于创作的,是作家写文章叫写作。咱们小朋友叫作文。
生:……我获得了全市特等奖的好成绩。
师:这个好成绩不要了,再读。
生:还获得了一百元奖金。
师:还获得了一百元奖金,你表示惊喜,你加上呢,你试试看。
生:还获得了一百元奖金呢!
师:这个获得应该是得到。
生:我怕妈妈发现被没收……
师:没收加引号了吗?
生:没有。
师:没收是指你不应该得到……
生:便随手加在一本……
师:这里一个词用得好,随手用得好。随手时不经意的。
生:回家后放在抽屉里。
师:回家后把草稿本放在抽屉里。要表达清楚。
生:……当时我眉开眼笑,打算……
师:等一等,眉开眼笑这个词儿不错,什么意思?用在这里恰当吗?我心里暗暗高兴。这就够了。
(学生继续读,教师适时评价)
生:……泪珠在眼眶里打转。
师:泪珠在眼眶里直打转。加上个直。
生:……我怎么不好好看看
师:这个好好改成仔细。 教师适时插入辙的解释。 鼓掌,鼓励。 生:……一位一大一小的母女……
师:等一等,母女有一大一小?这里母女就可以了。
生:……母女展现在我眼前
师:不是展现,站在。 学生继续读,教师适时点拨。学生读完,教师带头鼓掌。 教师教学生打分,送给学生礼物作为奖励。 另一个学生读文。(单亲家庭的那个孩子)
生:那一刻,我……
师:那一刻,我……这个题目好!
生:……妈妈把全部希望全寄托给了我
师:不是寄托给了我,使全寄托在我身上。
生:……要好好读书,改变自己。
师:要好好读书,改变自己。用“只有……才能……”句式说。
生:……那是相当地悲哀。(众笑)
师:……看来你要获取知识,什么地方都可以得到。
生:……头发有些乱,像个鸟窝 师:头发有些散乱,鸟窝不要了。 生:……我们是收废品的
师:“我们”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让其他学生说)对,只有母亲收废品,女儿不收,所以用词要非常的精到。
生:……现在交给你 师:一百元是很重要的事情,怎么还给你,你得交待…… 学生读完,教师带头鼓掌。老师送给学生一支笔。 教师出示例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统一修改。 ……
师:这样一来,文章就通顺了,说到底还是这句话,一起读。
生:文章不厌该会改。
师:你们的文章就这样不断地读,不断的思,不断的改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 下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