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开展网上“集体备课室”活动。建立一个既可以“备课”,又可以“评课”的互动平台。即按学科分年级开设学科备课室,开展跨校备课交流、网络研讨活动,共享研究成果,各学校的教研组或备课组可以进行网上教研活动,老师们可以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在网上与大家交流,人人畅所欲言,共同设计出富有生命活力又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设计,进而形成从“备课”到“评课”的良好互动。十五小积极响应教体局号召,和最偏远的隆湖二站结为“共同体”学校,落实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除了定期派教师到该校进行教研活动外,还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尤其是师徒结对的教师,更是把网络交流做成了常规工作,指导“徒弟”逐步走向成熟。此活动为教师提供网上交流研讨的广阔空间,更好地促进了结对子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是开展网上“磨课”活动。具体做法是在磨课活动中,以“课例回放”为例,学校统一把教学录像挂在网上,各学科的教师随时可以光顾,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各学科教研组或备课组通过网络进行评课活动。先由做课老师介绍教学设计思路,接着,组内老师分别从教材的编排意图、与前后教材的联系、学情、教学目的、教学各环节、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逐一进行了交流、探讨,达成了共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调整教学思路,修改教学设计,进入课堂再次实践。最终,磨课教师总结得失为其他老师再上这一课打下坚实基础。网上“磨课”活动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磨课”活动在老师们的积极参与下,取得了较好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使学校涌现出一批新型的教师中坚力量。
四、建立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建设校园网的根本目的是应用,网络环境搭建成功后,当务之急是如何合理的运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化课堂教育教学及管理。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是多媒体教学网络信息资源系统的一大优势,教师努力在实践中提高反思能力,优化反思策略。
一是教师上传资源。“网络教研”实施的关键是实现“互动”。只有通过互动才能实现教育资源、人力资源的共享。学校组织教师利用资源管理系统平台,将自己的精品课件、优秀教案、论文、试题等随时上传到校园网上,相互切磋,取长补短;教师可以自由选取搜集资源库中的文、图、声、像媒体素材,为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可以通过网络浏览 Internet 上的教学站点,查询学习和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搭建基于网络的管理、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以现代技术手段促进管理方式、师生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充分体现“应用引领发展”的理念。学校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教学素材、视频、图片等),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手册。
二是下载资源充实到学校资源库。学校充分发挥校园网站及信息技术设备的作用,以建立科研成果资源信息库为目标,将科研信息和研究成果通过网络推广应用,以建立互动交流平台为目标,将教育科研、德育论坛等栏目逐步完善,发挥网络的真正效能。具体做法是充分发挥校园网的教研功能,完成本学科优秀资源库建设,实现资源交流共享,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做好本学科组门户博客,使其成为教师的网络之家,友情链接的大本营。将老师在教师博客上发表的优秀教育教学观点,教案、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等收集、分类、发布,实现共享。将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如教育教学理论,优秀课例、案例,教学课件、素材等的分类整理,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定期做好优秀教育网站的推荐、链接,以扩大教师的学习视野,如吉林省教师博客,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网教师博客等。为教师的提供最前沿的教育理论,为教师们开展问题研究提供有效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