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2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汉未必真侠(教学苏教版五上语文练习七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18:4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教学的读读背背是关乎梁山好汉的一组词汇,其中有一些诸如替天行道、志存高远之类的成语,一边教学,一边思考,这些梁山好汉称得上是侠吗?

首先我觉得看待这些好汉是不是侠,就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现实。南宋末期,政治局势动荡,内外交困,偏安一隅,目光短浅,更兼诸如高俅之类佞人把持朝政,民众生活可谓水深火热。最终一些好汉难以生存,选择走上梁山,过落草为寇的生活。其为寇的结果拜当时社会所赐——没人愿意为寇,不得已而为之。所以在这样的社会状态下,敢于对抗昏暗的政府,表达自己的志向“替天行道、除暴安良”,具有积极的意义,不失侠义在里面。

其次,就梁山好汉个体而言,好汉未必就是真侠。你看,武松为民除害,打死老虎,具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不难发现,他滥杀无辜,动辄杀个干净,就侠的本意而言,不能明辨是非,滥杀实属匹夫之勇。再看林冲,固然武功高超,却也忍气吞声,竟害得妻子被衙内逼的自尽。相比于侠,缺少了一份大气概。而智深,可谓是最具侠范的一位好汉。面对金家父女遭人欺侮,他三拳打死镇关西,何等淋漓畅快。对于宋江一众的招安,最终选择在寺庙修行。他嫉恶如仇、明辨形势,得以善终。可谓这诸多好汉里面最为完美的一个,无限接近于侠。

再有,侠,绝非是快意恩仇,舞刀耍枪那么简单。侠者应有责任心,有大担当、大局观。试看,宋江,作为梁山好汉的首领,选择了招安这条道路,是其最大的败笔。向使自为首领,处处安得民众,而不是动辄占领后放一把火烧得干净,而是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不是选择招安,而是日益壮大自己的队伍,以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状况为出发点,解放封建社会关系,何至于一败涂地如此。归根结底,像所有的农民起义一样,其败局无法避免,狭隘的小农意识注定不能成为侠,不能造就一群侠。所以该项读读背背加上最后一组词语“一旦招安,烟消云散。”

最后,侠不关乎行业,不完全是武者的天下。你看屈原动辄“既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其笔下侠义何等浓厚;“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谁说文心无侠?侠,在我们的心里,靠我们不断修炼,以纤纤之笔书写大胸襟,方会成其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6 20: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