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8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21:2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越来越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传统的语文教师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上一节课已经成为了历史。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搞好语文教学,拓展初中语文教育的作用,改变传统式教学形式,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促进教育教学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有利于促进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互动的空间;因此语文教学广泛采用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应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各个领域的运行、社会知识经济、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和教学方式都在随之发展。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学科必须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要用信息技术来解决以往语文教学中难以解决好的问题,来优化语文教学质量,来推进课程改革,逐步实现教学的网络化,不仅是21世纪教育现代化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也是语文学科克服自身弊端,进一步实现科学化的有效途径。
一、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2]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充分运用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扩大知识容量,还可以通过声音、画面拓展语文教学中的信息通道。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感染力强,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皇帝的新装》时,本来就是一篇活泼的童话,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连环画,让学生根据连环画叙述故事,这样枯燥的文字,也因此生动了起来,学生也更乐于参与。在教学《安塞腰鼓》时,先放一段安塞腰鼓的录像,在黄土高原广袤的背景上,那些年轻的后生们尽情的舞着。这种忘情的表演场面很快地感染了学生,有效的帮助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品位,让学生感受到力量与激情的完美结合,受到强烈的震撼。学生在视听方面都得到了美的享受,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可见,在教学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以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更快、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
二、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语文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教育离不开手段的现代化。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感人至深的名篇,但由于年代的久远,与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实际并不相符,教师如果还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学生很难在短时间里真正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而这又往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在此有所突破,学生就无法真正理解课文,那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就无法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要充分了解信息技术,把它用在语文教学之中,为语文教学服务。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21:23:43 | 只看该作者

根据多媒体技术能够提供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动画、视频等充分的交互性能来创设生动、直观、形象的学习情景,可以深化对课文主题的认识。在《蓝蓝的威尼斯》一文的学习中,学生没有去过威尼斯,凭自己的生活积累想象不出威尼斯的魅力。所以,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介绍威尼斯的风光片,让同学亲身领略水城威尼斯优美独特的风景,生动形象地画面一下子抓住了同学们的眼光,他们对威尼斯立刻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3] 。原来“老师要我学习”的想法变成了“我想要学习”。
(二)使用幻灯投影,演绎语文课堂教学直观化
幻灯机投影机的使用,它能大大方便教学,节约课堂板书、绘画的时间,使教学更加直观化,加快了课堂教学节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术可突出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
中学的古诗文,韵味隽永,蕴意深远。在教学上往往注重学生对其意境的领悟,因生活时代、场境的局限,这是现在的学生很难做到的。所以在教授古诗的教学中可收集和制作了大量的与古诗意境匹配的优美图片。如讲授曹操的《观沧海》一诗时,配合表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雄壮自然景观的幻灯片,使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投影上的画面融为一体,近而感受一代枭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情怀,使学生的心与海涛一起翻腾。
(四)利用网络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凡是没有学会流利、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广读、多读才能有所悟,广读、多读必须要有大量阅读的材料,网络阅读就可以提供丰富的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材料。利用网络丰富的信息承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材料,这些信息一旦用于教学当中,就会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就会产生无比神奇的力量,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深入了解网络中的内容,抓住网络里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更详细、更优秀的阅读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促进了他们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五)利用网络阅读可提高学生的写作实践能力
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网络以其灵活便捷的特点和高度的互动性成为实现互动双向交流的代表性媒体,面对这一个新生事物,许多中学生都沉溺其中,有的陷入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有的把大量的业余时间花在聊天上。只要引导好利用好网络资源不断提高和强化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结果收效颇佳。通过大量的网络阅读以提高写作的能力。写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是一项将积累释放于一时的过程。积累越深厚,释放就越精彩;积累越科学,释放就越有效。网络阅读就是积累的一种有效的形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21:23:49 | 只看该作者

三、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环节大都由教师主宰,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探究的天地,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精神。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体性。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发展飞速,学生学会现有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去学,这样才能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立足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大幅度提高教育质量。《国家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新课程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4]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除给学生创设协作化的学习环境外,还要以指导者的身份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单独交流指导,对大多数学生的共性问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通过学生的集体探讨、交流以及教师的指导来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但从自己的思考过程中获得知识,还能从别的学生的观点中获取知识,以达到建构和转换自己知识的目的。[5]
    四、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有利于促进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互动的空间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起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所以,一本书在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教师是知识与价值的垄断者与传播者。在现代化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受到挑战:在七彩斑斓、瞬息万变的电子图文面前,教师只能做学生与信息系统间的组织者、指导者、研究者、服务者和协调者。教师的主要作用将定位于教材开发,教学研究和评价,定位于挖掘学习者的聪明才智,帮助学习者掌握创造思维的方法,提高学习者生存能力。正因为如此,教师必须接受现代科学教育价值观,以促进人的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借鉴先进的教法,牢牢把握网上资源丰富与学习者语文能力养成的客观规律,创设异彩纷呈的学习情景。
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学生才是主角。社会在进步我们的教学也在进步,在这个信息化社会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有机的结合,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接触信息技术知识。如课文《愚翁移山》是一篇寓言,一般学生会感兴趣,文章内容也简单。教师可以讲述相关的知识,教学生自己利用信息资源找一些相关的图片和资料,了解课文的寓意,请学生分小组或是自己讲述文章。学生讲完教师再补充,这样学习不仅使学生印象深刻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语文教学广泛采用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创造性人才,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共同发展。只有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知识的掌握、素养的形成,才能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网络信息技术为传媒的三维目标的落实。在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重要作用。在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的今天,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语文,它的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和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形式,从而适应今天的信息化社会,否则就会失去它在基础教育中的应有地位。所以,语文学科必须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采用信息技术来解决以往语文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优化语文教学,推进课程改革,这是时代发展对语文学科的必然要求。
总的说来,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既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使教学方法更加丰富多彩,课堂教学更形象、生动、直观,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了语文教学的容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培养。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积极踊跃地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提高语文课堂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6 13: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