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3-14 13:54:00
|
只看该作者
问责:减负落实的制度保障
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不少省市,多年来致力于推进减负工作。但也有一些家长和学生抱怨,“负担不是越来越轻了,而是越来越重了。”不少校长和家长认为,减负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说明国家对减负的重视和推进的决心。但要真正将减负落实,必须完善各部门的职能并明确问责制度。
对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公示和问责制度,已在教育投入和整治乱收费等方面显示出强大的威力。近年来,本市每年对社会公布各区县教育投入的“家底”,对不达标者予以公示,这项公示制度的压力,促进了近两年本市各区县教育投入100%达标。规范收费的公示制度推出后,赞助费等乱收费得到有效遏制。因此,专家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应将升学率排名,改为减负排名,对减负不力者予以惩罚。上级部门“动真格的”,学校才能真正重视。如,闸北区去年推出“减负问责”制度,对于减负不力的学校,在学期和年度考评中实行一票否决;对违反教学规律、教学不认真、效益低下、学生反响强烈、家长不满意的教师进行严肃批评,直至调离教师岗位。
减负如何进行监测和公示?一些区县的探索值得借鉴。静安区连续6年对区内学生学习生活质量进行调查。教育局局长陈宇卿介绍,学生的学习质量调查涉及学习负担、体验感受、学习资源、学习环境等四大方面。具体细分为作业负担、考试压力、睡眠时间、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等几十个指标。教育局每年向学校反馈相关情况,特别关注那些减负情况不理想的学校,与之共同研究原因和对策。有校长建议,这种监控模式,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此外,减负问题也需家长配合。一些家长担心,孩子课业负担减轻后,成绩可能下降,因而在课外给孩子加码。对此,不少校长呼吁家长配合,树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全社会形成减负合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