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6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合理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5 22:18: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合理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现代教育的目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概括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性,是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思维实现着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使人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人们通过思维,可以更深刻地把握事物,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和结果。小学生的思维是其智力的核心部分,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其智力发展的标志和缩影。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中体会到,合理运用电教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字】电教手段;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多媒体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现代教育的目的。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概括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性,是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思维实现着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使人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人们通过思维,可以更深刻地把握事物,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和结果。小学生的思维是其智力的核心部分,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其智力发展的标志和缩影。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中体会到,合理运用电教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思维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它能激发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赞可夫认为,学生有了愉悦的情感,欢快的情绪,可以使大脑皮层区于兴奋状态,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反之,厌烦的情绪能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求,设计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点。而电教媒体就如一位神气的"魔术师",化远为近,化虚为实,把大量的感性材料直接展现在学生眼前,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产生极大兴趣。      如在教《皮球掉进池塘了》一课时,上课伊始,屏幕上出现茂盛的大树,碧绿的草地,清澈的池水,活泼可爱的小猴……生动的画面配上轻松悦耳的音乐,为学生营造出和谐欢快的学习氛围。接着,教师指导学生由景到猴到事,一一观察,说说画面大意,使学生对故事的前因后果有一个整体了解。进而启发引导:"我们能想到小猴是用什么办法捞起皮球的吗?"饶有兴趣的问题进一步激起学生说的欲望。教师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要开动脑筋,帮助小猴想出更多的好办法,并且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给大家听。比一比,看谁的办法多,谁的办法好,谁讲的故事完整。这样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的兴趣,为下一步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这样,缩短了教材与学生的距离,排除了学生思维上的障碍,从而对课文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激发了思维的积极性。
二、运用电教手段,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概括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性,是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思维实现着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使人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人们通过思维,可以更深刻地把握事物,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和结果。小学生的思维是其智力的核心部分,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其智力发展的标志和缩影。发展小学生的智力,主要应培养和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空间概念不易形成。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合理地运用用电教手段直观性的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树立空间概念。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之后,出示这样一题:把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将此红色正方体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两面、三面有红色的各为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的? 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呈现“切割”、“ 旋转”、“提取”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这其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总之,电教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确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5 22:18:17 | 只看该作者

借助计算机的直观演示,为学生创设和谐优美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充分感知。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利用课件辅助教学。(1) 首先屏幕上显示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钟面、车轮、交通标志、呼啦圈等),问学生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然后点击鼠标,每个图形变成大小不同的圆,从而建立圆的表象。(2)然后屏幕展示圆形成过程的动画:一个人推着磨在磨豆腐,绕着磨走一周回到起点,人走动的轨迹,展示出一条封闭曲线,也就是圆,这样直观展示出圆的形成过程,过目难忘,初步建立了圆的概念。(3)电脑演示圆规画圆的过程,一脚固定,一脚旋转,然后学生尝试画图,通过手、眼、脑各种感官的参与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4) 电脑动态展示圆各部分的名称,圆心、直径、半径,使抽像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通过观察比较深入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及相互关系。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让静态抽象的概念,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的融入变得生动活泼。
三、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是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的统一。培养学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可以使学生打破常规,寻求变异,广开思路,不断产生新的答案,使学生的思维向独特性方向发展。在教学中,我积极运用电教手段,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状态。如学习梯形的面积公式。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先推导出公式,然后组织学生运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进行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根本没有学生的主动探索,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现在,有了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之后,上课之前,设计了教学软件,把梯形的面积公式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上课时,让学生在网上自由探索,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网上相关图形,进行转化图形、找出联系、推导公式三个步骤,推导探索出梯形的面积公式。有的学生用拼凑法,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凑成一个长方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有的学生用分割法,把一个梯形分割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有的学生把一个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探索性品质不断得到发展。采用这种方法,直接培养了学生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非常有趣,收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创新--就是独创,是别人不曾想过的,或者是自己不曾知道的东西,独具一格。解决问题的方法,不限于只找到一种,而是找到多种多样的办法。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在各种组合、扩充、整合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得到培养。 例如一年级学生学习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以后,开始学习拼组图形,老师针对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上设计了大小不同、放置的方位不同、颜色不同的三角形20个,长方形15个,正方形15个,圆15个。要求学生选择上述图形,在下面空白处任意组合图形,看谁组合的画面想象丰富?学生兴趣盎然,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屏幕上拼出了一幅幅闪烁着智慧的图案。最后,每个学生还给自己拼出的精美图案取上了富有创意的名字,如:百灵鸟、雪松、智慧屋、妙妙房、太空人、神力车等等。在学生的自学中,学生的思维的独创性充分表现出来,而这种创新性品质正是借助于多媒体电脑可组合、可扩充的显著优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5 22:18:22 | 只看该作者

四、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能不拘一格地从仅有的信息中尽可能扩展开去,朝着各种方向,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进行创造性学习,发挥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把数学学活、学好的有效方法之一。 不同范围去探索各种不同的解决途径和答案的思维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发散思维的条件或环境,如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重视思维训练,发挥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很有益的。没有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就不会有任何创造性的萌芽和创造性的成果。为了创新,必须强调发散思维,可以说一切创造都起源于发散思维。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因为多媒体是集声、光、动画为一体、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化静为动,这些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例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16—7,计算机画面上首先出现小棒,一捆加四根怎样减去七根,学生可以自己先动手操作,试一试怎样减,探求方法,然后,按以下正确答案,出现的画面就会是一捆零四根小棒和一只小熊,按照学生摆的方法,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小熊边做边说,在加上适当音响和音乐。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分别展示了解答此题的五种方法的动画效果。方法一:从16里1个1地减,共减去7个,这是思维还离不开操作的低水平的反映。方法二:16-7=10-7+6,是用10减去7再加上个位上的6,比教科书上退位减法的法则“从前位退一到本位变10,加上被减数的个位数再减”就简便的多,这是儿童智慧的反映。方法三:16-7=16-10+3,是思维灵活变通性的反映,16减7难计算,但减10就容易,因为多减3再加3结果不变。方法四:因为9+7=16,所以16-7=9,运用做减想加的方法计算,是知识的迁移。方法五:16-7=16-6-1,把7分成6和1,先用16-6=10,再用10-1=9,方法六:一种奇特的算法,先算7-6=1,然后10-1=9,虽然得数相等,但按常规思维难以理解。让这个学生说说算理,他说得有理有据:16-7,个位6个1减7个1,差1个1不够减,就从10里减去1就是9,说得多好呀。随着现代数学的发展,我越来越感觉到,很难讲清哪种方法是最好的,只要对学生会就是好的。就这样,我们通过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的教学模式,开启了学生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能力的大门。 “横看成岭侧成峰”可以说是对电教手段进行教学的最佳写照。电教技术的加速发展,正逐渐改变人们的思维、表达、沟通方式,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电教手段为教学服务,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服务,为21世纪的中国教育服务,将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五 、运用电教手段,培养求异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是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的统一,但更多地表现为思维的求异性,即追求思维的独到性。培养学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可以使学生打破常规,寻求变异,广开思路,不断产生新的答案,使学生的思维向独特性方向发展。在教学中,我积极运用电教手段,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状态。如在教《称象》这一课,教师这样问:曹冲真聪明,会想出好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我们小学生更聪明,大家动脑筋想一想,还有哪些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接着,演示自制光盘,荧屏上出现一只摇头甩鼻的大象,一大群人围着大象或站、或蹲、或坐,一脸愁容。大象说:"哎!我到底有多重呀?"有趣的画面,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并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中,不一会儿,一双小手高高举起。一个学生说:"称石头太麻烦了,可以让随行官员一个个地上船 ,直到船沉到划线的地方,称称每个人有多重,把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学生想出一系列的办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维更深入,理解更贴切,运用更灵活,通过分析、比较、推理,进行求异思维能力的训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08: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