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年级科学反思探究性教学———《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4 15:2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次成长课选择四年级第三单元第六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现反思如下:

一、  教学思路决定教学形式

本次成长课我亲力并感悟到不同的教学传授形式传递的不同效果,而这样的教学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思路。就拿这堂课来说,磨课和试教截然不同。

这一课主要探究声音在耳朵里怎样传播并在大脑转化为声音的,了解耳的结构和功能时,重点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变化。由于在此课前,声音的传播形式和传递介质等知识还没有学习到,所以在设计教案时我就从身边的声音入手,直接问你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引出耳朵。然后通过查阅资料的环节,了解耳朵内部的结构,此时发出疑问,那声音在耳朵里传播的各个结构中,哪个结构最重要?引出鼓膜,然后来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变化。最后体验耳廓的作用,延伸其他动物的耳朵来结束此课。通过试教,发现整堂课不仅没有新意,而且缺乏了让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机会。这样的传授式的教学只是在灌输,没有积极的思考和探究。

经过温老师和其他同仁的点评和建议,我重新审读教材,改变思路。本课的重点是鼓膜的作用,难点是认识耳朵到底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于是我提前铺垫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这些潜概念。课堂上,我先发人深思,既然声波到达人的大脑,必定在耳朵会发生(振动),那么你觉得这个振动的结构会有怎样的特点?从而引出鼓膜,通过个人演示和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鼓膜对声音强弱、远近产生的变化。解决了重点后,再来阅读资料,探究鼓膜与大脑、声源与鼓膜间又会有哪些结构连接。通过找一找、拼一拼的小游戏学生很快认识耳朵的其他内部结构并进行划分。最后串联起来总结,请学生说说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样的探究式的教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积极开动脑筋,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  教学器材决定教学实效

本课的重点是比较鼓膜的振动变化。好的教学器材可以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鼓膜的变化,怎样才能看到明显的现象呢?

在试教的时候,我模仿了教材一样的器材,用频率为512的小音叉去敲击,发现撒在上面的食盐跳动不明显。我想可能是食盐太粗,改用小苏打,起先效果明显,但小苏打易与气球皮会产生粘性,而改用沙子,又感觉太重,最后改用细的食盐。光用小音叉效果还是不大,是不是要改变音叉呢?于是在音叉下面加上扩音盒。果真效果好些!

师傅建议设计一个模拟的鼓膜装置,用一个塑料管,裹上气球皮,粘上带细绳的泡沫,让学生通过塑料管发声,观察泡沫的跳动情况,从而真实的感受到声音在耳朵里的传递。可惜时间、器材有限,很难做出这样的仿真实验仪器,以待往后研究。

三、教学常规提升科学素养

教学常规之于我总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我深刻反思,可能与个人语速太快,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平时不太强调听的习惯有关,此次成长课,我采用小组加分累计制的方式,学生集体荣誉感强,教学常规良好,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语速过快,环节过快的弱势,希望在今后的磨练中慢慢改善。总觉得时间不够,却是因为废话太多,用简练的语言开展丰富的科学课堂,多给学生思考动手实践,少些教师的陈词老调,也许学生的科学素养也会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也能得到改善。

这个冬天有一个暖春的温度,希望在师傅和同仁的帮助下,我的教学也能像暖春一样热情、有进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3 18: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