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4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语文实践论文作业设计及评价在激发学习兴趣中的运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 21:04: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中语文实践论文作业设计及评价在激发学习兴趣中的运用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然而审视我们的教学现状,我们却悲哀地发现:学生经常“冷漠”地对待语文作业,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正在逐步丧失。在新课改形势下,如何通过作业的设计及评价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本文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作业设计及评价在激发学习兴趣中的运用。一、语文作业设计要关注生活,注重实践性。二、语文作业设计要整合边沿学科,体现多样性。三、语文作业设计要关注学生心理,体现新颖性。四、语文作业设计要体现差异性,给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五、语文作业的评价宜多样性。
[关键词]:教学实践  作业设计  评价  激发兴趣  运用  
审视我们的教学现状,学生对语文作业的完成情况不容乐观。他们或把预习新课置之度外,或敷衍了事地应付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或不假思索地抄袭他人作业与现成参考答案,或甘愿接受老师批评而拖欠作业。学生如此“冷漠”对待语文作业,日趋丧失语文学习的兴趣,固然与学生学业负担重,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与习惯差异等因素有关,但更与语文作业设计及评价的本身“顽症”相联。其一,脱离生活,缺乏实践;其二,形式单一,缺少整合;其三,形式老套,缺乏引力;其四,无差异性,缺少选择;其五,评价单一落后。克服语文作业设计及评价的“顽症”,让学生重拾语文学习的兴趣,无疑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眼前的紧迫任务。那么,在新课改形势下,如何通过作业的设计及评价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作业设计及评价在激发学习兴趣中的运用。
一、语文作业设计要关注生活,注重实践性。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 顾黄初先生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中指出:“要谋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求得突破性的进展。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他同时强调:“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习语文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都说明语文是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取得联系的学科,实践性作业能成为连接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桥梁。因此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设计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性作业,将课堂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将书本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技能、方法的应用水平,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在教学《春》之前,我先利用下午活动课的时间,带领学生漫步在春意盎然的校园,指导学生细看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寻找春天的踪迹:要求在繁花似锦的花坛处认出花的品种并把它记录下来;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光脚踩踩,感受一下春天小草的柔、嫩;用相机拍摄下自己找到的春天特有的景物,让学生与春天先有了个“亲密接触”,激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接着,我根据学生的实际与教学目标设计了以下三个课前准备作业:1.你喜欢四季中的哪一季?为什么?你能用形象的语言稍作描述吗?2.历代诗人对于“春”的描写,流传下来不少妙言佳句,你能找到吗?3.问问你身边的人们,他们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这些实践性的作业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2 21:04:34 | 只看该作者

教授《散步》后,我给学生们留了主题为“感动母亲”这样几项作业:1.把自己对母亲真诚的感谢写在卡片上送给她。2.为母亲梳头发。3.为母亲唱一首赞美之歌。三件事做完后,请母亲把她心中的话写在卡片反面带回学校交给我。打开作业本,我满眼都是孩子对母亲真诚的祝福和感谢,他们写道:“妈妈,这几年的养育之恩,我这辈子都还不清,现在,我长大了,今天,你就痛痛快快地过你的节日,其它的事就交给我来做吧!” ;“妈妈,您就像一朵云,我就是您怀抱中的一颗小水滴,妈妈,您就像一朵花,我就是花中的那细细的花蕊,妈妈,今天是您的节日,我大声地告诉您:妈妈,我爱您!”……而学生母亲的话,读来更令人幸福:“感谢女儿对我亲切的问候,下班回家,她已经为我洗好了衣服,烧好了饭……女儿长大了……” ;“听着儿子为我唱歌,趴在我耳边听他的心里话,让我禁不住直掉眼泪。” ;“我以为孩子没长大,今天,惊喜地发现他长大了,梳的头发虽然很像一堆茅草,我还是顶着自豪地上班去……”
这些让学生亲身去体验的作业项目,容易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完《童趣》一文后,为了锻炼学生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我给学生出了一道具有丰富空间的题:“两根直线、两个圆形、两个三角形,请任意组合,组成一幅画面,并给这幅画配上一个诗意的注解或题目。直线、圆形、三角形的长短、形状、大小、角度可以随意调整,但必须用完这几个条件。”学生纷纷动脑动手,课后完成促成了很多经典的、诗意的“作品”。
    一个学生是这样组合的:用一根直线代表水平面,上面用一个略微变形的三角形代表“山”,山的右上角有一个圆代表太阳;另外再分别用一根直线,一个三角形,一个圆组成与上面的三个图形对应的图形,代表倒影,从而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他取的题目是“江山如此多娇”。
    另一个学生是这样组合的:用两个三角形和圆形组合成一个风筝形状,并用两根直线代表放风筝的线,但是两根直线之间是断开了的。他给这幅图的注解是“对你的思念,就像风筝断了线”。
    还有一个学生组合的图形是一条小鱼跃出水面的样子。给的注解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诸如此类的绝妙的想象组合和注解,让人欣喜不已。
语文作业要向当代社会生活开放,教师应积极利用报刊、电影、电视、网络、戏剧、广告、民俗风情等资源来设计富有时代气息的作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如学完《小石潭记》,让学生结合课文的语句,给小石潭设计景点名称和广告语等;学完《济南的冬天》,为济南旅游部门设计一张宣传冬季济南游的宣传海报;学完毛泽东的《新闻两则》,为班级写两则新闻稿。
心理学表明,合适的学习情景能使学生全心地投入,从而挖掘其学习潜力和创造力。新课程背景下作业设计注重生活入手,在布置作业时,注意沟通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增加学生科学实践的机会。这样,有助于学生将课堂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将书本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技能、方法的应用水平,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语文作业设计要整合边沿学科,体现多样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科整合的思想是新课程改革的又一重要指导思想,将语文作业与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设计出多样性的作业,将有助于改变学生“冷漠”面对语文作业的现状,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融合其他学科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信息技术、表演、绘画、歌唱等走进语文课堂,可以使语文课堂更轻松、活泼,使学习更高效、快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2 21:04:41 | 只看该作者

1.查一查。在学习课文之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这样,课文的许多疑难问题在课前得到了解决,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样也提高了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的本领。在教学《苏州园林》后,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不仅学了会阅读说明文的基本常识,更知道了苏州的园林的自然美、人文美,但是你们知道吗,在我们中国,还有许多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人文景点,去查查资料吧,看谁知道的最多,下节课告诉大家好吗?” 短短的几句话,明确了查找资料的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去查找有关信息。课后,他们通过多种途径的阅读(从教材中捕捉信息;到校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资料;在家庭藏书中寻找;到书店查阅;上互联网查找等。),不仅了解到中国有许多世界文化遗产,还了解到了中国有哪些世界自然遗产,还有学生说像西安碑林、古城墙和秦始皇兵马俑、福建客家土楼、江南水乡城镇(苏州周庄、同里)、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等也已被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这样的作业既让学生提高了信息意识,更拓展了学生关注社会的视野,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画一画。学完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画下来。在学完《春》之后,我让学生把文中作者对春描绘的几幅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及迎春图这几段细腻优美的景物描写变成一幅画。有个学生画的是春风图,风是无影无踪的,怎么画呢?聪明的学生根据文意画了一个小鸟站立柳梢,柳条都向一个方向微微倾斜。有学生问他:“柳条为什么是一个方向微微倾斜呢?”他回答说:“因为有风吹来,所以柳条会是这个样子的。”他的画图不正是对文中“春风图”的独到理解吗?
    3.演一演。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课本剧的演出,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教完《皇帝的新装》之后,我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角色,自由选择表演伙伴,组织表演小组,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再加合理想象,并配上一些动作、表情,让全班学生进行话剧表演练习,最后由学生评出最佳创意、最佳演员、最佳合作、最佳编剧等奖项,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通过角色表演活动,引导学生把丰富的学习资源内化为自身的财富,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4.探一探。语文作业的设计应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求学需要,趋向于多学科的综合实践运用。如教完《大自然的语言》后,我及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介绍的知识,去观察本地各种花开花谢的时间,记载气温的高地变化情况,从而树立仔细观察、记载的好习惯。”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了有关天气、物候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判断及实践能力。
……
这些问题由于整合了边沿学科且形式多样,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布置了这类题目,让学生发挥自己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去进一步解决其它学科的问题,或使知识形象化、明白化、通俗化,这本身也是在训练能力和巩固知识。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说的,“用语文实践的途径去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能收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2 21:04:47 | 只看该作者

三、语文作业设计要关注学生心理,体现新颖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新异、变化的刺激物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容易引起人的注意。” 巴班斯基认为:“教学劳动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它不予许有千篇一律的现象。”初中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期,喜欢新鲜,不好呆板、枯燥,语文教师要善于结合语文教学实际,设计既紧扣教学实际,又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新颖有趣的作业,让学生面对作业跃跃欲试,先做为快,不做不快。
好奇是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新颖的作业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布置《看云识天气》预习作业时,考虑到书本练习一的填表题做起来比较枯燥与繁琐,我把这题改换成如下题目:请你任选一种云或光彩,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做自我介绍的演读。拟人手法的演读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起好表现自我的初一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由于班大部分学生准备充分,课堂发言十分踊跃与精彩。如有学生这样介绍卷云:“Hello,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丝丝缕缕的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菱纱。别看我的身子很单薄,可我最轻盈,站得也最高,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欢迎,因为我会给大家带来晴朗天气。”
又如学习《孔乙己》前,我请学生小组合作,填写《孔乙己履历表》(内容包括姓名、籍贯、年龄、出生年月、学历、身体状况、特长、工作单位、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工作生活简历、主要成绩、主要优点、主要缺点、总体评价等),以一“表”带动全文预习,学生兴趣浓厚。
学习《杨修之死》后,我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对文章的感悟,自选角度在杨修的墓碑上写一幅挽联(实质就是对文中人物性格的概括)。不少学生一下课就认真琢磨,有的冥思苦想,有的三五成群,共同锤炼,写出了异彩纷呈的对联:“聪慧机智才华横溢堪称英才,恃才放旷目无军纪却酿苦果” ;“为人可恃才无须放旷,做事贵忠诚定要三思” ;“君子恃才,才断其命;小人生计,计高一筹”。
上联:聪明过了头顶;下联:才气用错地方。横批:“苦果自尝”
上联:纷纷争争夺王路;下联:虚虚实实为官途。横批:“英才未用”
上联:聪明一时生前喜;下联:糊涂一世死后知。横批:“大愚若智”
传统语文作业大都以单一的书面表达方式,按教师指定的题目进行“回答式”或“抄写式”的训练,学生只是进行机械的、枯燥的“应付”,毫无兴趣可言。因此,教师设计作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做到新颖多样,以此有效地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发挥他们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作用。
四、语文作业设计要体现差异性,给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
新课程明确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充分说明了作业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应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全面考虑学生差异,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 21:04:52 | 只看该作者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差异。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已有的基础和不同的起点上得到最优发展,教师就必须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品尝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在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上一改以往“一刀切”的做法,从学生实际出发,既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顾中差生的接受能力,设计难度系数呈阶梯状是作业,并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均得到充分发挥,都体会到成功乐趣。我的一般做法是:将每次作业任务分解为“基本作业、选择作业、超额作业”三类,供学生选择,允许优秀生不做基本作业,也鼓励中下的学生试做选择作业与超额作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
学完《中国石拱桥》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三道有层次性的作业:1.读了此文,说说赵州桥与卢沟桥的异同点。2.走一走,看一看,家乡有哪些桥?都一样吗?3.如果有兴趣,可以用上网、查资料,请教家长等方法向同学们介绍一座著名的桥,如苏州文化古迹之一宝带带桥。结果很多学生在完成第一道题后都尽力地去完成第二、三道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好胜心,并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分析、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学了《与朱元思书》一课,我设计了以下作业:1.写一写:缥碧    轩邈    泠泠    嘤嘤    经纶世务    鸢飞戾天    交映 2.摘录文中你认为富春江风光很美的句子。3.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一幅“富春山居图”。 4.如果你在江中的小船上,面对汹涌的江水,两岸的高山,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5.学了课文,请你做一回小导游,介绍一下富阳的风光,写一段导游词。 (以上作业,学生自选两三题做)  这样的作业,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但是,学生又具有好强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
语文作业的设计除了要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增加作业的层次性外,还要根据不同爱好兴趣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语文能力的学生、不同爱好兴趣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供学生选择,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不同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展示。
教学《黄河,母亲河》时,我布置了个性化的作业:请大家发挥自己的特长,做一个介绍母亲河的作业,内容形式不限。1.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幅关于母亲河的图画,或找几幅关于黄河的名家字画进行介绍。2.擅长音乐的同学,可以收集关于黄河的歌曲、民谣,并学唱。3.爱好文学的同学,可以收集有关黄河的古今诗词、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俗语、谚语、成语等,并写一篇赞美黄河的文章。4.喜爱历史地理的同学,可以收集关于黄河起源、发展历程、人类文化遗址等知识。5.有环保意识的同学,可以针对黄河断流和水污染这一严重生态危机,设计一则公益广告,或提出合理化治理方案。6.会网页制作的同学,可以做一个关于介绍黄河的网页,进行比赛。7.有朗诵才能的同学,可以选一篇有关黄河的文章进行配乐朗诵。这样的作业,因可根据特长自主选择,因而使学生产生了成功的愉悦,感受到了作业的乐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 21:04:59 | 只看该作者

作业设计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爱好差异,分层布置,提供选择的空间,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既感到轻松愉快,又扎实掌握了知识技能。
五、语文作业的评价宜多样性。
新的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在评价方式上,应提倡多样评价,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注重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语文作业实行多样化的评价,这样做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
1.对话评价,情感沟通。
教师批改,教师在本子上留下评分和批语,这本身也是一种对话。遗憾的是,
这种对话过于苍白,教师的评价,更多的是注重结果性评价,而对学生的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不够重视。学生把写满词句的作业本交给老师,教师只是简单地在本子上标上“√”“×”,评上一个潇洒的“优”“良”就算完事。学生做了作业,不管优劣,都要有一个交代,真诚地写上点评,话不在多,在于引起学生共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你也写上类似的话语。针对同一个题目,师生之间允许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解答或不同的评价,允许有争论。
有一次,一个学生摘抄了一段鉴赏美文,是描写海棠花的。全段用优美的语句尽显海棠的亭亭玉立和娇美。段的最后一句:“但这盆花美中不足——没有香味。”我看了,觉得有必要在写作技巧上告诉学生:“这一句应该删去,它破坏了整段的情趣。”第二天,这个学生在我的评语后反驳了:“海棠花不是十全十美的,加上这一句让人更了解它!”看到这,我的脸红了,我和大多数教师一样,我们只看重了文章形式的美感,却忽略了文章应有的质朴!其实作文犹如做人,我们不仅要在言谈举止上引导学生做个好人,也要在审美情趣上教会学生学做真人啊。
这么一来,做作业和批作业就成为一种人文活动,是一种师生共同进行学识交流、情感沟通、志趣相融、教学相长的发展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分层评价,鼓励为主。
教师对分层布置的作业应有相应的评价标准,然后再根据不同层次学生采取相应的评价标准给予评价。评价时只要学生尽了自己所能完成相应层次的作业,便可以得到肯定。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要尊重他们的学习成果,教师应尽量捕捉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像作文中,一个好标题,一个好词语,一处好的引用等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作业写得既正确又漂亮的,我们可写上“你的作业,老师真爱看;批改你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等。对于那些富有创新、与众不同的作业,我们可写上“你的想法很有创意,想象力很丰富。”还可以送他们一张“笑脸”(简笔画),表示老师的赞赏。对于进步快的作业,我们可以写上“你进步得真快啊,相信你能超过更多的同学”“老师相信你通过你的努力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果真不错”等等。对于出现错误的作业,我们也可以写上“真可惜,如果再仔细一点,那你就很棒了”等等。对于字迹潦草但正确率较高的作业,我们可以写上“你的作业很正确,如果书写再工整一点的话,就能更上一层楼了”。任何一个学生,在他的内心深处都有渴望成功的欲望。一张张笑脸、一句句富有期待鼓励的话语,会使学生产生成就感,会让学生更加喜欢做作业。
3.多向评价,共同参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 21:05:03 | 只看该作者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很难一次就将作业做得很满意,而且也不容易养成主动改错的习惯。但是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赞扬和鼓励,都希望获得成功,如果学生每次体验到的都是失败,他们就会变得心灰意冷。为此,我采取一次作业多次评价的方式。即:学生做完作业,自评、互评、师评后,再进行修改,教师再次评价,若修改正确,教师仍进行表扬和鼓励。这样多次评价一次作业,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改错的习惯,还会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教师通过对话评价、分层评价、多向评价对作业进行评价,以语言、情感等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所以,作为基础教育,尤其是新课改形势下的初中语文,更应不失时机的通过作业的设计及评价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尽可能让我们的语文作业内容更生活化、更有实践性、更生动有趣,形式更丰富多彩,评价方式更灵活多样,让我们的学生爱上作业,爱上语文,满怀兴趣地把语文学好、用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3 20: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