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3-11 21:02:00
|
只看该作者
二、我的教学设计
为了最大化地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点、难点,我设计了“情境感知,诱发动机”“自主探究,体验成功”“解决问题,实践应用”“ 总结,升华圆的认识”四个教学环节。
(一)、情境感知,诱发动机
课的开始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说出生活中的圆,丰富学生的感知。
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些。见过平静的水面吗?如果我们从上面往下丢进一颗小石子你发现了什么?
师: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
通过感受大自然的神秘,强烈地诱发了学生的探究动机,使学生带着追根溯源的强烈好奇心进入了新知的探索阶段。
(二)、自主探究,体验成功
1、尝试画圆,掌握方法。
首先让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第一次尝试用圆规画圆。接着让学生猜猜部分学生画圆失败的原因:画完了,可似乎还有缺口,明明是这样画的,可是怎么就绕不回去了呢?学生可能说出:圆规的脚动了——角度变了,两个脚的距离变了,甚至可能说半径变了;有针的那个脚位置动了......随后教师进行总结:手握柄,中间扎的地方固定,两脚的距离不能变,轻轻的绕一圈。在此基础上学生尝试第二次画圆。这一环节的教学,教材上是在认识圆的特征之后进行教学的,我把它提前了,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部分同学可能提前预习,这样做是为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激励其他同学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了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并且学生在画圆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对圆的特征的思索,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主动性。在掌握画圆的同时还感知到了圆的概念。
2、在“做”中探究。顺着学生在画圆中所产生的模糊认识引出这三个概念。师:在用圆规画圆时什么不能改变?中间扎的地方固定,两脚的距离不能变。中间扎的地方叫圆心,你能在图中用线段表示出两脚的距离吗?这条线段叫圆的半径。接着让学生用圆规画一个比原先大一些的圆:为什么同一个圆规却画出两个不同的圆?引导学生理解圆心和半径的作用。这时可能有学生已经对半径的条数产生了思考,教师及时提问:一个圆里只有一条半径吗?学生联想画圆的过程及图形会回答不是,接着让学生说说想法: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它的表面非常平滑;半径是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圆上有无数个点。既然圆有无数条半径,那么它的长度怎么定呢?让学生动手量一量。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时候的哲人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圆,一中同长也。这个同长,不只是半径同长,还有直径。那怎样的线段叫直径呢?你能在这个圆上比划比划吗?让学生认识直径。接着提问:同一个圆内,半径有无数条,而且都相等.那直径呢? 生:也有无数条,直径都相等。重点让学生明确同一个圆内直径都相等。有的学生会通过量长度去验证。师提问:有没有同学说我不量也知道这个结果?学生可能会发现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因为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而一条直径可以分成两条半径。从而总结出同一个圆内直径都相等。并由此引发学生对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关系的思考,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总结。
3、内化知识,再度画图。画一个半径3厘米的圆。与前一次的画图不同,这时学生已对圆有较清楚的了解,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操作了,而是有圆的初步知识做基础的有意识的行为。
(整个环节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中感悟、体验、认识圆的各方面知识。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他们变被动的操作为主动的探究,不是在学数学,而是在“做数学”和“数学的思考”。教师作为指导者与参与者,自然的引导学生将活动过程上升为数学概念来认识。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统整在综合性和探究性的研究活动中,学生对圆的特征的认识过程就是一种研究与发现的过程,是一种对话与共享的过程。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数学思维不断发展,同时也获得了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