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8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信息技术对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助推作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19:2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信息技术对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助推作用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信息技术手段恰好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活泼、应用广、效率高、效果突出、声文图像并茂等特点,可产生常规教学手段根本无法实现的效果。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相结合,能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结构,使原本单一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起来,有效助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大副度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学生心理环境,调整学生学习情绪
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环境是班级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情感状态的直接反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班级集体在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情绪、情感状态及其奋发学习的心理体验。教师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思维,优化素质教育,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愉悦、新颖刺激的心理环境。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为学生增设疑问和悬念,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创设出利于他们开发智力,求知探索的心理环境。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一个新颖有趣的导入很重要。多媒体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可视可听,可静可动,以其鲜艳的色彩、悦耳的声音、生动的形象可引起学生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去感知认知。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为了理解“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这一问题,我利用多媒体采用了这样的设计:一个小猴坐着一辆方形车轮的车,在音乐中前进,小猴被颠得一上一下,学生见了哄堂大笑。教师又演示了小猴坐在椭圆形车轮的车上,小猴仍被颠得一上一下。这是为什么?学生的思维被真正的激活了。学生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后,在音乐声中,小猴坐在圆形车轮的车上,平稳前进,车轴画出一条直线,全班响起热烈掌声。三次动画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发了思维。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情境,形成认知意向
以往的教材对于知识的编排是按照知识点的主线编排的,所以教材中新授课的内容往往是以不同类型题目的形式出现在课本上,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严格按照书本上编排的内容事先作好题目卡片,或者利用小黑板写好例题,在新授课时直接向学生出示,学生也就形成了被动接受所学知识的模式。新课程标准的教材内容的编排上是在知识点的衔接中,以问题情境为主要呈现方式,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而获取知识。但这样教师要直接出示情境图就显得有些困难,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将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且直观形象。
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认知技能
(一)运用信息技术,使演示变静为动,有效突破重难点
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运动变化的东西,新鲜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是人脑的延伸。它具有极为丰富的表现力,能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实现大与小、远与近、静与动、快与慢、整与散、虚与实之间的相互转换,生动地再现事物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克服了人类感官的局限性。扩大了学生的认知时空,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动”的特长,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其认知技能。可利用多媒体变静的“说”为动的“演”,有效地解决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认知过程,促进知识形成
应用多媒体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的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能直观生动地展示图形的变化,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充满生机,使学生学得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中,只有当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是很好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中的过程再现等操作,便可以轻松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难点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19:28:42 | 只看该作者

(三)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探索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生,其思维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而这种抽象逻辑思维还带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在教学中,我利用信息技术能形象逼真地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和探究知识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把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有机的促使了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发展的求异思维入手,培养和训练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迅捷的判断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以求获得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电教媒体,可以打破课堂教学时空的界限,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展现给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这种极富创新的空间中,学生也会不知不觉地被熏陶、被感染,进而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五、运用信息技术,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教学,由于教师把相当一部分时间用在板书上,以致于教学时间过多,课堂40分钟,讲课30分钟,留给学生的时间只有10分钟。10分钟内要消化30分钟讲述的知识,其困难可想而知。课堂上掌握不了,无疑就是增加学生课外负担;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学生被束缚在书本上,限制了个性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可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生动、便捷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通过精心制作的课件,在“超文本”状态下,只要操作小小的鼠标,就可以让学生一边眼看精美的教学图片,一边耳听教师的生动讲解或多媒体播出的声音。通过动画、音效、色彩等信息全方位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加深学生对问题的印象,促进学生记忆和理解数学概念。在讲解一些较难的几何图形时,也可以借助于课件来完成,从而节约了课堂时间,也就提高了课堂的信息容量,对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确实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德育教育,发展学生综合素质
落实素质教育旨在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基础。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一位的。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使德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激发学生奋发学习,掌握正确思维方法的“催化剂”。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在教会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之后,针对“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等年份,运用电教媒体适时出示当时的片段,通过让学生直观感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力武器。课程整合现在还是刚刚起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课程整合的深入,必将产生新型而高效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整合方式,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04:0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