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中年骨干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及培养策略
提要:农村小学中年骨干教师在学校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其信息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着他们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骨干引领作用的发挥, 迅速提升这一群体教师的信息素养尤为重要。本文以教育技术“十二五”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小学中年骨干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为论述依据,从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入手,结合农村小学中年骨干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重点阐述了培养农村小学中年骨干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中年骨干教师;信息素养;现状;策略
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特别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着示范引领作用的骨干教师,迅速提升信息素养尤为重要,然而在农村小学骨干教师中,40岁左右的中年教师所占比例较高,他们当中许多人虽有着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信息素养较低严重制约着他们教育教学水平的再提高和骨干引领作用的再发挥。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如何让农村小学中年骨干教师成为信息时代的"名师",我们课题组积极开展了市级教育技术“十二五”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小学中年骨干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的研究工作,下面结合农村小学中年骨干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阐述一下其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与方法。
一、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
《国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初稿)对信息素养的定义是这样的:“广义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四方面的素质,狭义的信息素养通常指信息能力。”信息素养的这几个要素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其中,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可见,良好的教师信息素养应包括以下几方面构成要素:
(一)敏锐的信息意识
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度,认识到获取信息资源对教育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为学习或教育教学工作等问题的解决,能确认自己的信息需求,能灵活地通过多种渠道较迅速地获取有效信息;关心教育信息化进程,积极投入教育信息化工作。
(二)基本的信息知识
教师应具有一般的教育信息理论,掌握教育信息的特点、具体表现形式及传递信息的工具知识。表现为:教师掌握不同的信息素材以及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知识;掌握信息的获取以及网络知识;熟练掌握教育教学必备的常用软件等。
(三)熟练的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创造、传递、利用与评价的能力。”信息能力是教师信息素养结构中最为重要的构成因素,教师作为信息的获取者和传递者,其信息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效果和科研成果的好坏。
(四)高尚的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教师在获取、使用、生成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要求。他的信息行为应在不侵犯别人的合法权益、不危害社会、不违反道德规范的情况下发生。
二、农村小学中年骨干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
据调查,目前农村小学中年骨干教师信息素养普遍偏低,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信息意识不强
绝大多数的中年骨干教师在思想上基本能够认识到提升信息素养对于搞好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往往自认为信息技术知识底子薄,并且年龄越来越大,在接受和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时有畏难心理,缺乏自信心,主动提高信息素养的意识不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