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21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作文指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6 13: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有一些问题需要弄清楚

小朋友:描述“第一次……”的文章,我们已经写过多次了,大朋友,你能告诉我们应该从那些方面来入手写好这次作文吗?

武老师: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要把第一次经过的事情叙述完整。因为是第一次,自己一定会有很多新想法,一定要把自己的新想法写出来写具体。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特别是生活中那些富有情趣的细节,一定要细致地描写。力求写出生活的情趣来,写出新颖的情景来。写自己第一次的新发现,可以用顺叙的方法,也可以用倒叙的方法。在文章的结尾,要注意写出事情的意义来,力求使文章具有一个新颖的主题。从而达到立意的创新。

小朋友:写难忘的第一次的事,不写自己做的,写听到的看到的,可以吗?

武老师:有些事虽然不是自己亲身经历,而是别人做的,但是你第一次亲眼看到了或者第一次亲耳听到了,这样的事也可以写下来。要把这样的事写真实,你一定要仔细观察,或通过询问来了解详情,如果只是一般地看看、无心地听听,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干巴巴的表面现象。如果我们把一些好的文章拿来好好地看一看,想一想,就不难发现,文章里所写的事都是实实在在的,是经过自己认真思考的。这样的文章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富有积极意义。

小朋友:在我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第一次”,那么,写哪一种情况的“第一次”呢?

武老师:人的一生中,难忘的“第一次”的现象太多了,尤其是小学生难忘的“第一次”的情况就更多,而且,这个“第一次”与那个“第一次”间隔时间也不会很久,甚至就在最近发生,对于“我”也不例外。在这些小学生的生活中,每天都在学做某些事情,每天都可见到一些新鲜的事,这就形成了“第一次”。既然是“第一次”做,当然就不一定能做好,就有可能失败,就会遇到挫折,当然也有做成功的。既然是“第一次”遇到,当然就有一种新鲜的感受,就有一种害怕、担心或好奇的感受。想一想,你的“第一次”什么事儿最难忘?就写那个“第一次”。

小朋友:我想写“我”第一次说谎,因为是第一次,所以说谎不自然,以致露出马脚,还有表情不自然,说话吞吞吐吐的。把这些记叙清楚了,就符合“第一次”’的要求了。

小朋友:我想写“我”第一次迟到,如“我”从未迟到过,可是有一次,因为某种原因,“我”第一次迟到了,“我”战战兢兢地来到教室门口,小声地喊着“报告”,低着头,等待老师的发话,重点写第一次遇到的心理和“我”在教室门口喊报告的前后经过情景。

小朋友:我想写“我”第一次喝咖啡的情景,那颜色浓浓的紫紫的,那味道甜甜的苦苦的,可是价钱又那么贵,“我”太不想喝了。

小朋友:我想写“我”第一次坐汽车,第一次溜冰,第一次下棋等等。

小朋友: 我对语文数学课可能不太感兴趣,但是我对手工课却情有独钟。因为在手工课上,学做拉花,学做雕刻,学做……

武老师:应该写你最感兴趣的难忘的“第一次”。在家庭里,如果你的奶奶对绣花很有研究,你不仿学学绣花;如果你的妈妈对打毛线衣很有特长,你不妨跟妈妈学习打毛线衣;如果你的爸爸对做菜很有一手,你不妨跟爸爸学一手烧菜的绝活……你一旦学会了,你的写作也就有材料了。

小朋友:写《难忘的“第一次”》,有哪些选材的小窍门呢?

武老师:写《难忘的“第一次”》的一件事,一定要围绕作文的中心思想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真实的、亲身经历的、感受最深而又比较有意义的、具体的、新颖的、典型的事件作为作文材料,这些事情包括自己做的、看到的、听到的、和别人一起做的……这样才能充分表达中心,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对于与文章中心密切相关的部分要作为重点详细地写,对于那些只起衬托作用的情节要简略地写,甚至一笔带过;凡是和中心没有关系的材料,即使非常熟悉、有趣,也绝对不能写,这样,才能有利于表达中心思想。

小朋友:我已经准备开始写作文了,重点写什么还没有想好,武老师,你能告诉我吗?

武老师:写作难忘的“第一次”的事情时,既要写清第一次所做、所见、所说、所想的经过,又要突出其中的主要内容、重点情节,要能看出“第一次”与第二次的不同点,展示出作文的新鲜内容。比如你要写第一次家庭劳动,你就应该详细地写出第一次的感觉或体验来。例如洗衣、洗菜、淘米、做饭、生火、收拾屋子、买油盐酱醋之类的劳动。有的同学经常参加家务劳动,有人参加家务劳动比较少。参加家务劳动多也好,少也罢,写“第一次”。我们应当从许多家务劳动中挑选出“一次”来写。挑选什么样的呢?应当挑选自己最熟悉的、最感兴趣的、感受最深的来写。因为最熟悉,你对劳动的过程了解得最清楚,才有的可写,写起来才得心应手。因为最感兴趣,写起来才津津有味,才能写出劳动的情趣。因为感受最深,写的时候,才会把感受、体会融注其中,写出的文章才会有感染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6 13:42:00 | 只看该作者
小朋友:描述“第一次……”的文章,我们已经写过多次了,老师,你能告诉我们应该从那些方面来具体描述吗?



武老师: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要围绕《难忘的“第一次”》精心选材。通过一件事的记叙来表现中心,要选取典型事件,着重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通过具体的叙述来突出文章的中心。



围绕《难忘的“第一次”》,也可以通过一件事的不同阶段的生活片段来表现中心,从不同角度来表现。这些事可以是比较完整的,也可以是不完整的,是一些生活片断。例如在“第一次”的过程中,开始失败了,又失败了最后终于成功了。这样就能把文章写的一波三折,情趣横生。



如课文中所说的《顶碗少年》,文章描写了一件事:顶碗少年三次表演的过程,紧紧围绕表演的“惊心动魄”展开。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我们练习写《难忘的“第一次”》,应该围绕“第一次”来选材。



通过几个波折来表现中心的文章,写时一定要分清主次,突出主要人物,不能平均使力,更不能喧宾夺主。除了要注意详略外,还要注意叙述顺序,材料的取舍、构思,矛盾冲突是否需要解决,怎样解决等问题。



小朋友:我学会过很多手工活儿。可以一提到写作文,就脑袋空空如也。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老师写不具体。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武老师:描述你喜欢的手工生活,关键是要写好“学做”的过程 。“学做”含有两个内容,一是“学”,作为一个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学”的内容和方面很多,他们看到大人们在干事,说话,甚至走路的姿态都要学一学,他们不懂的东西太多了,他们要学的东西也太多了。二是“做”,就是动手,他们所“做”的事情,一般都是第一次,都不会,都在“学”,因而在“做”的过程中,要么失败了,要么成功了,一般具有曲折性,有情节,有过程。“学做”什么和“学做”哪些呢?这要因人而异,但不论农村还是城市,作为一个小学生,学做的内容十分丰富,可写的东西很多。可以是学下厨,跟爸爸或妈妈一道,在厨房里做某件事情,一边学一边做,或者一边问一边在大人的指导下做,如学炒菜、学淘米、学刷碗等;也可以是学做自己的事情,爸爸妈妈经常为“我”做事,可是“我”渐渐长大了,尽管有很多事“我”从没有做过,不会做,但是“我”很想学,如学钉扣子,有一次,“我”的褂子掉了一个钮扣,回家以后,“我”穿针弓;线,躲在房里钉,尽管扣子钉歪了一点,手指也被扎出了血,但还是钉好了,还如学补衣服,学系鞋带,学梳头等等;还可以学做一些难做的事,有趣的事,如学写作文,到了三年级,开始做作文了,但字凑不成词,词组不成句,句拼不成段,“我”就经常学,还写些日记什么的,这样,在老师的多次指导下,已经有了一点眉目,还如学游泳,学捉螃蟹,学写字,学吹口琴等。这类题目,要重点写学做的最初阶段的情景。



小朋友:武老师,我的作文也是写不具体,老师常常讲我只会叙述,不会描写。你能告诉我,怎样叙述和描写的窍门吗?



武老师:叙述与描写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写记叙文的目的是为了表现生活和再现生活,即把生活中的人或事用文字表现出来。记叙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



叙述,就是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记载下来或说出来,描写不仅要条理清晰,还要求形象、生动。



外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这样解释形象性:“‘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这个句子不够好,应该写成:‘有一个银元,从桌上滚了下来,在地上丁丁当当地跳着’。”



比较这两个句子,毫无疑问,谁都会认为后一个句子写得好,因为它写得形象、生动。



所以写文章不仅要求有“骨骼”,还要求有“血肉”,不仅要求有“梗概”,还要求有“细节”。所以记叙和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总是结合得非常完美,是记叙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如《顶碗少年》一文,文中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总会产生一阵微微的激动……



文章描写了顶碗少年三次表演的过程,紧紧围绕表演的“惊心动魄”展开。(1)抓住少年表演时的动作、神情进行描写,表现顶碗表演动作的高难度;(2)具体描写了观众观看表演时的反应,突出表演的扣人心弦;(3)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对“碗”进行描写,不仅体现了表演的难度之大,还烘托了表演的紧张气氛。作者主要抓住“少年、观众、碗”具体描写,突出表现了杂技表演的紧张程度。



请看下面的具体描写的例子——



在轻松幽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上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



这句话是对顶碗少年表演的具体描写,在柔美的乐曲声烘托下,少年表演的柔美动作──“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与乐曲融为一体,体现了东方杂技的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忽而卧倒,忽而跃起……”写出了表演动作的变化,柔中有刚,省略号蕴含着表演动作的变化无穷。对碗的描写衬托出了少年的表演技艺高超,同时也可以看出表演的难度很大。



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这是对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时的表情、动作的描写,表现出对观众的歉意和内疚,从“微笑”“不失风度”可以看出他对表演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



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第二次失败,使少年信心顿失,勇气锐减。“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不知所措”这些描写将少年此时的沮丧、尴尬刻画得入木三分,跃然纸上。



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经历了两次失败,少年没有被吓倒。“镇静”表现出少年经受起了失败的考验,又重新开始第三次表演。



语言好像一幢房子,词语像砖和木头。房子是用砖头盖起来的,语言是用词组织起来的,用词要恰当,不要用那些模糊的词,要用表达意思最准确的词。“造句越自然越好,不要装腔作势,摆出一副架子,用一些不同于平常说话的调子。……新鲜的说法如果用滥了,反而讨厌。比如吃东西,山珍海味吃多了,就觉得厌了,还是青菜豆腐吃不厌。所以,写文章跟平常说话一样,一定要自然。”(叶圣陶)



武老师想特别说明一点,就是:只有精彩的描写,才有精彩的文章。



武老师: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有很多的“难忘的第一次”,可写的事情很多,同学们怎样写好“难忘的第一次”呢?或者说你有哪些好的构思方法和窍门呢?



小朋友:我打算用倒叙的方式来构思,开头直接回忆,点名题目,然后具体叙述一件事的过程,要注意写出生活的富有情趣的细节,写出自己第一次的独特体验。注意写出事情的发展变化的过程来,使文章的内容一波三折,新颖有趣。结尾可呼应开头,写出收获和体会。



小朋友: 我想,开头可设置一个悬念,提出一个问题,以引起读者的注意,然后具体描述自己生活中的“第一次”。在具体叙述的过程中,要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通过人物对话、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个性化的语言,力求做到生动有趣。结尾要交代清楚事情的结束。



小朋友:我认为可以开头开门见山,直接叙述事情的起因,然后叙述事情的发展变化。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具体描述,通过人物的活动,来发展故事清洁,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把事情写具体、写有趣。结尾可以写一个意外,也可以写一写自己的心情等。



小朋友:都说开头和结尾对于一篇好作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大朋友,你能教我一些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吗?



武老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的确,对于一篇文章来说有一个好的开头和结尾的确会令我们的习作与众不同。下面我就结合本次习作说一些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开头



1.   直接回忆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如:



有一件有趣的小事给我印象很深,我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做色拉的故事”,我讲给大家听一听吧。



我的生活中,有许多的“第一次”,但最难忘的是“第一次当英雄”。一想起第一次当“英雄”的事儿,我就觉得好笑。



2.交代起因法。就是开头直接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时间。如:



妈妈正在烧晚饭时,接到爸爸的电话,让她立刻出去办一件事。临走时妈妈交待我,饭已经烧下去了,菜等她回来再烧,望着厨房里洗好的菜,一个念头闯进我的脑海,我何不把菜烧好,让爸爸妈妈回家吃现成的。要说炒菜,我可是一窍不通。平时,妈妈总是不让我做家务,再说我也认为烧饭炒菜之类的活儿没什么难的,今天正是我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在同班同学严英家做功课。功课做完以后,我想,她家有电话,班主任老师曾几次鼓励我们拨打少年热线电话,何不借此……于是,我把这个想法限严英说了,她欣然答应了。我们找来《少年报》的热线电话号码后,便由严英教我拨打:3-0-6-9-l-0-5。我是第一次打电话,心里不免有些紧张,手也在发抖,号码投完,电话里传出“嘟、嘟、嘟……”的忙音,我只得放下听筒。



3.抒情回忆法。就是用抒情的方式来回忆往事,引出《难忘的“第一次”》。这种方法好处是开头十分新颖,有吸引力。如:



童年是由纯真、幼稚的故事串成的美丽珠链那充满幼稚和欢乐的珠链中,一件件难忘的有趣的往事,就像一朵朵开放在我的心中,无比艳丽,无限诱人。想起来了,那是我第一次……



难忘的“第一次”,是多么诱人的字眼儿。一看到它,那一幕幕有趣的往事,像天上星星一眨一眨的,像街上的冰糖葫芦一串一串的,像小河里的浪花,一层一层的,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如何结尾



1.总结全文法。这种方法就是在文章的结尾进行总结,写出自己的启迪或收获。有画龙点睛 的妙用。如:



有了当第一次当“小老板”的经历,让我体会到了生活中的每一分钱来的都很不容易,更体会到了为了孩子、为了生活,父母付出了多少血汗。以后我要体谅父母,不乱花钱,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第一次当小老板》



万事开头难啊!其实做事情只要有勇气、有决心,就一定能够成功。骑马难道不也是这个道理吗?想到这里,我鼓起勇气,一抖缰绳,像一名真正的骑士,向终点冲去。《第一次骑马》



2.照应开头法。就是文章的结尾,呼应开头,使文章首尾照应,结构严谨。如:



这件事虽然过去好久了,但我一想起来还忍不住想笑。



学游泳这件事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大有学问的。



3.自然结尾法。就是在文章结尾时自然结束。这种有水到渠成的巧妙。如:



没过几天,我的习作《名字里面的学问》在《铜陵报》上发表了。第一次投稿就被采用了,使我一连兴奋了好几天!



有了这次难忘的“第一次”的经历,经过一段努力,我渐渐摸到了作文的门径,再上作文课,我也变得越来越喜欢作文了。



小朋友:虽然学会了开头和结尾,但是我觉得写成一篇文章还是有困难。武老师,你能告诉我,如何快速构思行文吗?



武老师: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写作文可以分成三段,用倒叙的方式来构思。如:



直接回忆→具体事例→抒情谈体会(收获)



这一个章法,要求我们开门见山,直接回忆点题,然后再具体叙述一件往事,最后再呼应文章的开头。



直接回忆:这里是文章的开头,指的是直接点明某一件难忘的事。



具体事情:这里是文章的重点段落了,要具体地来描述了。这里的具体事情,指的是上面的回忆所引出来了事情,事情的内容要与开头诗句有关。叙述一件事情,要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写生动,要抓住生活中的富有情趣的细节来描写。要注意写好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心理活动的变化,写出自己受到的某一启发或教育。



呼应开头:这里是文章的结尾,可抒发思想感情,揭示文章中心,说明事件道理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6 13:42:00 | 只看该作者
小朋友:我的老师常常要求我们贼动笔之前先列提纲。围绕《难忘的“第一次”》,我们应该怎样列提纲呢?



武老师:如何列好作文提纲,需要不断地总结和练习。围绕《难忘的“第一次”》,我们可以这样来练习列提纲。



围绕《难忘的“第一次”》,“把事情的过程写完整”,是本次习作的重点。所谓“写完整”就是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少写其中任何一部分,事情的过程就不完整,训练达不到要求。



一般,可以这样安排叙事顺序:



开头,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交待清楚,再把事情的起因阐述明白。



中间,把事情的经过部分,按先后顺序划分成几步,再一步一步具体写下来。



结尾,自然而然地写出事情的结果。这样,“把事情的过程写完整”的目标就达到了。



例如,你要写第一次学绣花,可以这样来思考:



开头,在什么时间、地点、跟谁学绣花。把这些交待清楚,再把事情的起因阐述明白。



中间,把学绣花的事情的经过部分,按先后顺序划分成几步,再一步一步具体写下来。

如何准备材料,别人怎么教的,你是怎么学的,当时有什么想法,你是怎么做的,失败了没有,遇到了什么困难或以外,你是如何改正的,如何克服困难成功的。要尽量地把当时的生活细节写具体想有趣。



结尾,自然而然地写出事情的结果。写出你从学绣花抓件事中的收获或启发。



小朋友:哈哈!我学会了一个好方法。请看我的提纲:



难忘的第一次学绣花

开头:星期天,我要奶奶教我绣花



中间:



①我和奶奶一起找来绣花的针线和布料。

②奶奶教我穿针引线,我细心地学。

③奶奶教我学绣花。我失败了两次,终于成功了。



结尾:我通过学绣花悟出了一个道理:我懂得了,干什么事都必须认真、刻苦、坚持,才能取得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3-6 13:42:00 | 只看该作者
范文请参考本站其他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18: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