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由于有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综合应用,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性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得到加强,在参与阅读教学活动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1、培养学生的品读能力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为了帮助我们这些知识面窄的孩子更好地理解词、句从而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高品读的能力,可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加入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难以看到的和想象到的图片。例如我在教学课文《桂林山水》中写水和山的部分,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画面,使学生充分领略出水“清”、“静”、“绿”的特点和山“奇”、“秀”、“险’的特点,受到语言美的熏陶,提高了品读的能力。
2、培养学生理解内容,突破难点的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得在教学中注意突破重难点,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在教学中选取最能体现重难点的教学媒体,实现媒体与目标的统一性、协调性、突出性,才能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而词语和句子是构成文章的重要部分,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必须通晓字词,理解句段。这一教学任务的完成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上的,借助信息技术提供的具体形象的视听材料,可以提高读的效果,将抽象的语句和具体事物相联系,使学生耳闻其音,眼观其形,心领其义。如在《观潮》这篇课文中,通过学生多种方式阅读三、四自然段之后,抓住重点词语“闷雷滚动、横贯江面、山崩地裂”等,结合多媒体资源体会到声音从“闷雷滚动”到“山崩地裂”的震撼;气势由“一条白线”到“万马奔腾”的壮观,由此加深对课文及词语的理解,从而突破重难点。再如教学《长城》一文时,我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生阅读,突破感受上的难点。在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在获得初步印象和感受的基础上,适时播放月球上拍摄的长城照片和八达岭长城局部照片等,再引领学生反复诵读课文,深刻感受长城的“气魄雄伟”与“高大坚固”,深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难与智慧,激发起民族自豪感。这一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呈现给学生,指导学生逐步学习。学生一边面对计算机良好的界面,一边聆听教师对阅读的指导,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分析,给予适当的指导,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要领的理解。学生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源,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这样既拓展学习的范围,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