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谈阅读教学的生成
新课程标准在许多地方强调阅读教学必须注重“体验”“感悟”,也就是说要注重阅读主体的有效生成,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较好地引导学生科学地解读文本,形成最佳的生成呢?下面结合我校老师讲授《最后的常春藤叶》一课的几个环节作一探讨。
一、提供范式促其生成
教学环节之一:速读课文,用典型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
生:写了一个老画家救了一个年轻人的故事。
教师补充:通过画常春藤叶的方式救了年轻人琼珊。
【点评】由于老师要求用“典型”的语言概括,而这儿“典型”的意义很模糊,教学语言不够准确,导致学生操作失度。老师若能进行更细致地预设,给学生指出一个基本的语言思维模式,以贝尔曼为叙述对象进行概括,或以琼珊为叙述对象进行概括,或以人物加时间加事件加结果的方式叙说,等等,让学生有语言表达的范式,其生成的内容质量就会更高。
二、走进文本教其生成
教学环节之二:最后发现叶子是假的,前面有铺垫伏笔吗?再读课文找出来。
生1:“总有一天,我要画一幅杰作,那么我们都可以离开这里啦。天哪!是啊。”“他们在那儿担心地瞥着窗外的常春藤。接着他们默默无言地对瞅了一会儿。”这两处都埋下了伏笔。
生2:“现在我得到楼下看另一位病人。……他可没有希望了。”
老师给以否定,认为暗示作用不明显。
生3:“头天早上,看门人在楼下……剩有绿色和黄色的颜料。”这也是伏笔。
老师给以肯定。
生4:33、34、35都有暗示。比如“‘什么话!’……可怜的琼珊小姐’”,表示贝尔曼非常同情琼珊。
老师给以肯定。
【点评】本环节是理解欧?亨利小说艺术的关键一环,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对欧?亨利小说的铺垫艺术能较直观地把握,但由于老师在教学中只是对学生阅读结果做出了简单的肯、否式判断性评价,导致教学停在非常肤浅的层面上。
该如何使这一环节生成更丰富的阅读效果呢?
首先,老师应具备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比如学生1找到了“总有一天,我要画一幅杰作,那么我们都可以离开这里啦。天哪!是啊”这句话,这是一句非常关键的话。“总有一天”强调了老贝尔曼为他人服务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天”不久就会到来,“我们”一词体现了他那种强烈的责任感,这与前文“看家的恶狗”遥相呼应。
“这里”代指哪里呢?由此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里”的所指,把学生的视线引到前面的环境描写,让学生认识到“这里”是社会底层的代表,欧?亨利小说的宝贵意义也就在于赞扬“小人物”的高贵品质,因此,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老贝尔曼身份卑微但品质高尚,有救人于水火的美好思想。这些都是决定老贝尔曼深夜画藤叶的思想基础。教师这样点拨,可由这一条信息生成为对前半篇文本的深入理解。
其次,老师不能囿于自己的教案。比如对学生2的回答,老师作了简单的否定。学生提的有没有道理呢?琼珊小姐好了,可贝尔曼却“病势来得凶猛”,这种强烈的反差一定有故事。这一微妙的感受被学生捕捉到了,只不过非常模糊而已,如果老师能带着学生回到文本之中,将是一个很好的阅读生成机遇,可惜它被老师轻易地否定了,生成被毁灭在母腹之中。
再次,教师要有更详尽的阅读储备,要做到有备而来。比如,学生对一些教学内容没能全部发现,教师就要给补充出来,以使学生形成再生成。比如,文本中还有许多伏笔,学生未找到,老师也没再提,形成了教学的空白。以下伏笔也非常微妙。
第17段:“十二,”她说,过了一会儿又说“十一”,接着是“十”“九”,再接着是几乎连在一起的“八”和“七”。
第20段:“六,”琼珊说,声音低得像耳语,“它们现在掉得快些了。三天前差不多有一百片。数得我头昏眼花。现在可容易了。喏,又掉了一片。只剩下五片了。”
作者非常详细地描述琼珊数落叶的情形,通过数字的递减和“接着”“再接着”“几乎连在一起”“现在掉得更快了”等词语,巧妙地告诉读者藤叶落得很快,最后的那片叶子不可能撑那么长时间。
第40段:可是,看哪!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它是藤上最后一片叶子。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枯败的黄色,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经历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和“贴”“挂”等描写,都暗示出这是一片非常“特殊”的叶子。
第44段:黄昏时,她们看到墙上那片孤零零的藤叶依旧依附在茎上。随着夜晚同来的是北风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屋檐上倾泻下来。
这一段是一个有力的铺垫,“孤零零”一词提示读者的思考,“怒号”“倾泻”极写风骤雨大,再一次强调藤叶不落一定有其原因,为下文铺垫。
三、利用文本拓展生成
教学环节之三:展开想象,描写老贝尔曼画藤叶的情景。
生:窗外的雨瓢泼似的下个不停,风带着怒号无情地把那常春藤上的最后一片叶子也卷走了,贝尔曼心想,不,不可以,琼珊还这么年轻,不可以就这么死去。于是他拿了灯笼和颜料,肩上扛着一个梯子,走到了常春藤下那堵墙前。他放下梯子,把它牢固地靠在墙上,又在调色板上调好了颜色,用嘴叼着画笔艰难地爬上了梯子,任凭那雨打在他头上脸上无比的疼,任凭那寒风透过那单薄的衣衫吹得他刺骨的冷,他依旧稳稳地站在梯子上认真画下了自己一生追求的杰作。
老师评价:这个同学较好地描写了老贝尔曼画藤叶的情景,表现了老贝尔曼为他人的幸福而献出生命的高尚精神。
【点评】学生的拓展写作与文本的融合度不够,“现场感”不强。
伟大的艺术品总是给读者留下许多艺术空白,以便读者一起参与艺术再创造。阅读教学要求老师弄清再创造可利用的文本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加工,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较科学地引导学生进入生成的正确轨道。比如,本课的这一环节,在片段写作前老师若能带领学生对以下问题做一番探讨,想一想这些材料在补写中该怎样运用,效果会更好。
1.画出贝尔曼的相关信息。
明确:“年纪六十开外,有一把像是米开朗琪罗的胡子,从萨蒂尔似的脑袋上顺着小鬼般的身体卷垂下来”,“暴躁的小老头”,“酒气扑人的贝尔曼”,“充血的眼睛老是迎风流泪”。
2.画出描述那晚天气的语句。
明确:“随着夜晚同来的是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屋檐上倾泻下来”,“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
3.画出那堵墙壁及他画藤叶的有关语句。
明确:“一株极老极老的常春藤”,“光秃秃的藤枝,依附在那堵松动残缺的砖墙上”,“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
4.画出画藤叶所需要的工具。
明确:“一个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原来的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支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
然后教学生利用这些信息来构筑自己的艺术空间,比如,老贝尔曼六十多岁的年纪该如何表现,他的胡子、头发在风雨中是什么样子,见风流泪的眼睛在风雨中会怎样,松动残缺的墙壁会使他靠梯子时发生哪些困难,灯笼怎样打,画板怎样拿,颜料怎样调,那惟妙惟肖的锯齿形状及逼真的色彩在风雨之中是怎样画出来的……如果在这些方面稍加点拨,并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利用上面的语境材料,学生的读写生成将与文本对接得更准确、更具有艺术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