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增大知识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黑板上或大歌单上抄出歌谱、歌词等,费时耗力。使用多媒体软件制造出集声音、图像、文字、乐谱、动画、视频为一体的课件,将音乐知识与情感可视化,知识点清晰又规范,既有利于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和识谱视唱能力的提高,又为教师节省了大量时间,避免了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了课堂知识容量。如欣赏《十送红军》时,可以把相关的节奏、发声练习都做进课件。虽然教学内容增加很多,但学生在课堂内轻松地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将音乐视觉化用于教学,可以融声汇色,拓展审美视野;设境悟情,深化思想教育等,既增加了教学容量,又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效率。但是,在教学中必须特别注意适时适度使用、多种感官刺激转换、注重师生互动等,以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三、音乐视觉化在教学中的局限性
任何教育技术手段都有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结合信息技术运用音乐视觉化传播理论教学,并不是抛弃一切传统的音乐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目前看来,信息技术还只是一种工具,是辅助音乐学科教学的,并不能完全代替音乐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不论从音乐的传播角度来说还是从音乐素质教育来说,运用视觉化传播,强调视觉刺激,对教学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弱化了思想深度。黑格尔认为:“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音乐是人们情感交流的桥梁,是人们心灵碰撞的原动力。视觉化资源的使用虽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震撼,但它不能充分挖掘音乐的主题内涵,降低了音乐的思想深度,使人们容易忽略音乐的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视觉的浅层次刺激。人们可以省去深度思考,轻松的获得视听信息,这无疑是对音乐审美能力的严重摧残。二是缺乏情感交流。当视觉化元素过多地进入音乐课堂后,教师更关心的是视觉内容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重力,而不关心学生的心理感受。音乐课上,少了范唱、少了讲解、少了伴奏、少了提问,学生们不学唱歌、不学识谱、不学乐器,课堂成为多媒体孤独寂寞的表演。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情感交流,音乐变得乏味无趣。三是扼杀想象力。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仅仅是曲名、作家、乐器和声音。这些简洁的信息为学生搭建了一片广袤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可以肆意地展开联想,抒发情怀。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位学生都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视觉元素的介入,使音乐的重心偏移,听觉有时甚至变得可有可无,音乐欣赏也变得越来越“简单”。极大地限制了音乐本身的想象空间,丧失了音乐应有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