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3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三步五环”式教学模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20:5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三步五环”式教学模式
【摘要】 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共同进步的协作精神及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思维品质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对课程及教学内容进行了设计,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及策略,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的特点
(一)灵活性。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内容的组织结构以非线性方式链接,形成超媒体结构,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时间、空间和学习过程具有较大的支配权和决定权。
(二)交互性。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通过计算机或者互联网灵活、适时地与他人进行交流,还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方便、及时地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测试,并得到及时的反馈。
(三)针对性。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多样性和生动性的感知对象,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知识背景、个人能力和个人感觉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建构。
(四)开放性。现代信息技术使传统学校教育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逐渐转变成全社会、开放性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全球信息资源可以高度共享,信息的传递不受时空限制。
(五)协作性。互联网强大的通信能力使得异地学习者彼此之间的协作学习成为可能,师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进行各种问题的咨询。
二、班班通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一)直观性,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二)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
(三)动态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四)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五)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
(六)针对性,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
(七)大容量,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三步五环”式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
现代信息技术日趋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这种新型的学习环境影响着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给教师的教学方法带来了巨大变革,同时也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施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20:57:43 | 只看该作者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包括教师、学生、教材等三个要素,在现代化教学中,通常要运用多种教学媒体,为此还要增加“媒体”这个要素。明确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四要素的作用,优化彼此的关系,从而形成新型的教学模式。
在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由课堂而引发的教学革命,日常教学中我们以网络资源、校讯通平台、学校网站、班班通等资源为媒介,实行了现代化的课堂教学变革。结合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教育教学研究,对不同的学科课堂进行分析比较,经名师名家的长期点拨,确定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三步五环”式教学模式。
四、“三步五环”式教学模式解读
    (一)课前准备:四级备课机制
    网络资源的搜集和利用——导学设计——自主设计课件、开发整合教学资源——反思总结
    1、教师上课之前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源:文字简介、图片资料以及声音视频等。
2、教师在导学设计中体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重难点、导学策略以及媒体设计网络资源的利用。
3、完成导学设计和教学素材搜集和整理后,教师要编写课件脚本、制作课件,在班级进行教学。
4、课后教师要及时地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将修改完善的课件实现资源共享,供下一年度其他教师使用。
   (二)课堂实践:构建 “五环”课堂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四级”备课机制下,经过实验和研究,逐步形成了信息技术环境下“五环”课堂教学模式。
      “五环”课堂教学模式即: 创设情境,明确重点 →自主学习、了解知识→交流合作、加深理解→点拨得失,解决疑难→巩固成果、自评互评。“五个环节”环环紧扣,形成了主体教育的基本环节,构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教学课堂结构,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复习→新授→巩固练习→小结→布置作业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环节是创设情境,明确重点。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形象逼真、色彩鲜明的画面、动画、音频、视频等,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教学内容的情境之中,激发求知的兴趣,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培养质疑习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到探究新知的活动中,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然后师生互动,教师归纳出示出本课的学习重点。
    第二环节是自主学习、了解知识。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操作,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有目的的进行自学,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20:57:47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环节是交流合作、加深理解。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了解所学知识,进行互动交流学习体会,理清知识要点。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四环节是点拨得失,解决疑难。这一环节是上一环节的深化,师生互动,点拨答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音频、视频等信息资源进行重难点的突破,拉近学生与教本之间的距离,形象直观的破解重难点,让学生在点拨思辨中释疑,在释疑中激发灵感,聚合创新。
    第五环节是巩固成果、自评互评。通过课堂学习,学生根据主题发表见解,汇报学习收获,展示自己探索成果。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知识、理解知识,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延伸:课前铺路搭桥、课后温故知新
    1、课前利用网络资源预习为自主学习铺路搭桥
网络中存在大量的优质资源,这些资源能充分发挥各种媒介的特长,用图像、动画、音乐、语言等各种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形式生动、直观有趣,能轻而易举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师和学生可在课前搜集、筛选、整理好相关的资源,以此帮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要求,为能在课堂上借助媒体释疑共享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2、课后利用网络资源温故知新
    学生及家长可以借助学校建立的学校网站、校讯通平台等,通过师生互评、点评、教学测试反馈等进行学习效果反馈。学生也可以进入拓展专题学习网页或进入互联网进行探究创新学习,拓宽了知识面。师生共同汇集创新作品,交流成功的学习方法经验,提出课后学习、实践及进行后续探究和交流的内容。
以上五个课堂教学环节以及课前课后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地引导、协助、促进、调控,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教学模式显现了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规律和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6: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