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5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参赛论文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7 21:35: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参赛论文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也已得到不断的运用与发展,课堂教学中信息化的手段也日益丰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优化了课堂教学。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一些信息化手段运用不合理的现象,所以我们要学会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 有效运用 ;  优化 ; 课堂教学
     正文: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的进程中,信息技术以其自身的优势正在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手段,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有效载体。新课程改革以来,在各学校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中老师们都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优势,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可以肯定的说信息技术已改变了现在课堂教学的模式,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生动。回过头来看,我们也看到在有的课堂教学中信息化手段运用有效性不高的现象,这样非但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益,反而适得其反,成为教学过程的一种束缚。所以,我们要学会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一、科学认识,正确理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需要的是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有针对性地、有目的地应用到教学的过程中。但在实际的教学教程中,有些老师在认识上存在着片面性,没有科学的理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作用与内涵,不能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过程中,明显感觉到是“为了有信息手段而用信息技术”。过多的追求信息技术运用的外在形式,认为有信息技术总比没有强,没有信息技术运用的课堂一定不是好的课堂。从而产生了盲日追求“教育潮流”,不管什么课都要和信息技术搭边,而忽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不能有效地将信息技术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作用发挥出来。所以经常在有些课堂教学中会看到“黑板搬家”现象,由原来的教师“满堂灌”变成现在的课件“满堂灌”的现象。有些课堂教学中,课件成了课堂教学的主导。在有些课堂教学中,甚至没有看到学生打开过课本,黑板上没有一字板书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在课堂教学中,在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上,老师们还要不断地提高认识,科学认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恰当地选准信息技术的运用与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地科学运用,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功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加强学习与研究,科学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引导学习的有效工具、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激发思维的有效方式、突破难点的有效平台、互动交流的有效载体。
   二、立足实践,提升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实现有效地融合,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我们建设有效课堂的重要方面。这样不但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课堂结构,而且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师生能力等方面也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许多精点的实例。怎样让信息技术更加有效的运用于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方面:
   (一)精心备课,优化信息技术运用的科学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7 21:36:26 | 只看该作者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课前的教学准备是课堂效益的保证。所以要充分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更加需要深入研究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中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重点要处理好两个方面。一是:要不要用。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环节,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教程都必须要用到信息技术手段才能实施的,这在备课中要重点研究,不要让信息技术手段成为课堂教学的累赘。二是:要怎样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施教学目标,完成重难点的突破。所以在备课中,要明确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内容中运用的时机和方式,优化与内容之间的融合,才能科学有效的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
(二)巧用多媒体, 优化课堂教学。
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难点。要解决这一难点,有时单靠教师一味讲解,效果并不明显。这时,如果教师适时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帮助学生排除相关思维障碍,就会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1. 巧用多媒体,拨动学生情感的弦。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文章的“情”与学生的“情”融为一体。是啊,要让学生喜欢上一篇文章,就必须让学生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灵魂碰撞、思想交锋,让学生去寻找与文学大师的情感共鸣点,从而得到生命的提升。如学习鲁迅的《祝福》,我在第一课时介绍了鲁迅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并要求学生全文朗读。第二课时,我组织学生到多媒体教室观看《祝福》的电影。随着影片情节的发展,我发现学生眼圈红了,女生甚至掉下了眼泪。他们为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所打动,为她悲剧的一生,为她被狼叨走的阿毛,流下了伤心的眼泪。电影打开了学生的情感大门,使学生对祥林嫂这个人物了解得更深刻,对旧社会吃人的本质洞察得更深入,学生在电影中经受了一次情感的升华。
2.巧用多媒体,突破教材重难点。
语文教材中,依然存在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一知半解,被动接受不知所以然。如果教师适时巧用多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利用起来,促进知识的内化,从而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如《鸟的天堂》中有一段描写榕树叶子“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引导学生理解“颤动”一词是个难点,“颤动”字面上可解释为“抖动”,光理解这些是不够的,这时,我巧妙的利用多媒体演示:晨曦中,那青翠、油亮的新叶在微风中轻轻地颤动……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我适当点拨,学生便领悟到了“颤动”一词进行说话训练。这样,从感知→理解→运用,从抽象→具体→抽象,词语的理解在表象的作用下真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践证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要你根据内容需要,合理选择并使用多媒体,并确定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最佳作用点,一定能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7 21:36:33 | 只看该作者

3.巧用多媒体,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科普类文章知识性强,专业术语多,内容深奥,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化抽象为具体,能够准确形象地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的功能,使学生理解得透彻全面,更有效地扣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学习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作者对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进行高度概括,逻辑性强,层次简洁严密。但学生对建筑的形式语言仍觉抽象,因为他们看惯了以钢筋水泥为主并大量使用铝合金、塑钢窗、玻璃幕墙的现代建筑。为了让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有一个清晰的印象,我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中的“斗拱”、“举架”以及装饰特点中的“脊吻”、“瓦当”等,用直观的图片展示,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还有为了让学生理解建筑中的“文法”,展示了“亭子”、“轩”、“榭”等图片,学生自然就了解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及独特个性。最后,用多媒体展示名胜古迹,雄伟的古代建筑艺术,如北京故宫、苏州园林、江南四大名楼、佛塔、道观等,让学生领略中国建筑的永恒魅力。
三、不断反思,在实践中提升信息技术运用水平
    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它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而得到不断发展,是一个源源不断,推陈出新的发展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的加强总结与反思,总结成功与不足,反思存在的问题,通过紧密联系课堂,勇于实践,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经验,促进自己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每位教师在自己的课堂实践中认真学习,加强总结与交流,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水平。
    总之,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的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与研究。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信息技术一定会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一定会奏响我们高效课堂教学的最美乐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9 06: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