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获奖论文论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三种模式
摘要:在整合的过程中,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应用的手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形式多种多样。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为学生提供一种环境, 使学生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可以使用多种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且能够相互合作和相互支持。信息技术是为了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可视性而呈现, 是为了让学习疲劳的学生放松一下的载体, 是为了扩大知识视野的窗口, 它无法代替教师的情感作用, 也无法替代教师的指导作用和人格魅力影响作用。
关键字: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三种模式
信息技术已经进入教育教学领域,教师应尽可能把学科内容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学科教学的角度看,整合是学科教学的一场深入改革, 它既是教育信息化本身的要求, 也是深化学科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 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整合的过程中,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应用的手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形式多种多样, 笔者将其归类为以下三种基本模式。
一、以教师为主体的多媒体演示模式
以教师为主体的多媒体演示模式是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进行电子备课和多媒体课堂授课。该模式适合抽象内容的学习以及阶段性知识总结, 能有效地优化课程结构, 提高教学效率。
1.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分子运动、有机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及形成、微观物质结构及其微观粒子运动等知识点都可以通过 CAI 把难以用验演示的动态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 使抽象的概念变为具体的形象。如在讲到“原电池、电解、电镀原理”章节时, 可先从宏观角度演示导电性实验, 再用计算机模拟从微观角度解释微观粒子的运动情况,这样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 降低了教学难度, 使得教学难点顺利突破。
2.在教学过程中, 还会遇到课堂中难以实现的化学实验的模拟, 例如, 装置复杂、实验经费昂贵, 操作技术要求高的实验, 危险系数高、有污染的实验,反应速度较慢、需很长时间操作的实验, 重要的化学史实验等。用计算机演示, 并在演示过程中用特技手段剖析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 使抽象变为具体, 在理论和实践的鸿沟上架起了桥梁, 其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授课计划和程序安排, 包括文本内容、规格、颜色、图形、多媒体剪辑、放映方式设计等内容。要简单、明快, 直接推出主题,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带有刺激性和偏离主题的设计与技巧; 在文本处理上也应尽量避免大篇幅板书、公式的显示, 否则即使教师在授课时朗读显示的文本, 对于重点内容的检索、理解、记忆也帮助很小; 在人机联系方面, 操作要尽量简单, 避免教师在授课时占用过多的时间操作机器, 影响教学, 应回避游戏中的交互方式, 如发出不必要的声响, 显示不必要的图像等, 应尽量参考图片和有关资料, 避免设计出不真实的画面, 扭曲真实的科学现象或产生假像, 引起误导。另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因此应注意能通过实验展示的现象和短时间能够实现的实验一般不选用多媒体来替代, 一切能够用实验研究的问题就不要脱离实验, 因为实验的教学功能是任何手段替代不了的, 学生在实验中所经受的思维、操作、分析、观察能力的锻炼, 实验中情绪、意志、毅力等品质的形成只能通过实验来实现。
二、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