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8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初中语文学科有效教学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2:4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初中语文学科有效教学方法
与策略研究
  摘要: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正确理解探索性学习活动不仅成为新课程设置的核心问题,而且对于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探索性学习也是语文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方式,探索性学习就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种研究探讨的自由讨论氛围,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责任心与学习语文的兴趣紧密结合起来,主动提高语文基础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 教学方法; 对策研究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步实施,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而课程改革的关键在实施,而实施的关键在课堂。受传统知识本位、考试本位的影响,当前语文教学尽管改革不断深化,课堂的人文性有所加强,但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效率低下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变革,“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笔者在语文教学中试着进行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课堂有效性教学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尝试,把培养学习兴趣,发展应用语文的能力当作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方向去不断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我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通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一、当前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使用误区
    (一)盲目追求美感,华而不实。我们经常在课堂上看到,教师所用的课件从图片的处理、文字的选择到播放的艺术效果,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追求细节的完美固然是好,但是也很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向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上。语文课堂常有复习词语的这样环节,有的课件在显示词语时,在同一张画面上显示了三、四种不同的字体,或是选用一些毫不相干的图片做背景,还不时跳出几个动画的卡通小人物。那么,我们可以想象到,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会自然地将他们的注意力分散到热闹的场景上,从而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
   (二)过分依赖多媒体,削弱了老师的魅力。现在的课堂,示范朗读有音频资料,指导写字有一笔一笔的动画过程。教师反倒显得毫不相干,无所事事。语文老师的一笔好字,会使很多学生注意自己的书写;教师儒雅的气质,饱满的激情,个性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会激发很多学生的朗读热情。教师的魅力将对学生作用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些都是多媒体教学所无法做到的。
  (三)出示大量文字图片,完全取代了文本。笔者听过好几节语文课,从头到尾,学生连书本碰都没碰,或者是碰的很少。课文的文字一个个打在课件上,插图也费劲心思用扫描仪扫出来展示。文章的重点语句,需要反复揣摩品味的,可以打出,方便师生之间有效的互动交流。全部内容都用电脑出示有什么意义?实在是不必要的麻烦。学生与文本之间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孩子看着书上的插图肯定比看着大屏幕上的图片更加细致,孩子手捧书朗读肯定比仰着脖子看大屏幕读感觉更清楚、更惬意、更入情。从这一点,取代了文本的多媒体,完全是本末倒置、适得其反了。
  (四)再现情境,忽略学生的思维与想象。众所周知,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大多是“依照美的法则创造出来的”(叶圣陶《文学作品的鉴赏》),都是“以语言或它的书面符号……文字为物质手段,构成一种表象和想象的形象”,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引导他们透过语言文字这一“思维外壳”,去接受作者的审美经验,感知形象,体会情味,领悟理趣。如果在课件中把所有抽象思维、文字语言的理解都用多媒体形象展现出来,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学<<安塞腰鼓>>一文时,学生从画面展示的内容中很快找到了打鼓的场面。学生不需要思考,不需要想象,所有的东西课件都演示出来了,实在显得喧宾夺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何以得到锻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2:42:18 | 只看该作者

(五)为“用”而用,盲目“拿来”。在很多的教学评比活动中,课件占有一定的比重,因此,众多的教师为了评比、上公开课、观摩课等做了课件,有些实在是为“用”而用,追求一种形式,图个时髦而已。 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想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怎么办?当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现在市场上、互联网上的课件颇多,有心者自然可手到拿来。平心而论,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起步的初级阶段,能主动拿来,应该是值得肯定的。问题的关键是有些教师对课件的制作缺乏必要的认识。一个成功的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它不可避免地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移植的。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引进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缺乏个性。
    这些都是由于教师的多媒体教学理念存在误区而导致多媒体课堂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只有教师真正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转变理念,正确地将信息技术合理的应用于初中语文课堂,我们教师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真正达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二、正确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的特有功能,将计算机应用于教学中,在突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上有别的手段无法实现的功能。如计算机技术对图形处理能力高超,计算机视频反复播放,提供虚拟的活动场所等,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虎添翼。
  (一)增强动感,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安塞腰鼓》时,多媒体出示一个宏大打鼓画面,让学生感受到安塞腰鼓。在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后, 学生会清楚的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这个例子, 我们可以看出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多媒体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方法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中, 学生会主动地、积极寻找机会去参加, 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2:42:22 | 只看该作者

  (二)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借助于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易观察到的事物充分展示出来, 将静态、孤立变为动态、连续, 演示各种静态和动态的语文过程,通过声形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理解抽象的语文概念。运用动画功能显示物体运动和变化过程,在那些关键性变化的地方,可以采用定格,分离出主要部分进行分析,也可以把变化过程分步慢放。以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既弥补了传统课堂的感性材料不足的缺陷, 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 帮助学生加深对语文本质的理解, 将问题化难为易, 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人们从外界获取知识信息,80%是通过人的多种感官得到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直观动态的演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带进一个个崭新的境界,创造出激动、高昂的探索求知氛围。
  (三)有利于课堂教学信息的组织和管理
   因材施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要在传统教学中同时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相对困难,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可按教学内容的要求,把包含不同教学特征的各种教学资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内容的每个单元均包含练习、测验、解答等,把这些教学内容相关而教学特征不同的教学资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有利于分层教学。
    另外,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达到“自身的发展”的目标,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采用协作教学对疑难问题求解或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更有效,而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交流、协作的平台,也为学生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研究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多媒体课件,使之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充分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价值,从而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13: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