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5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课程对实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巨”变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11:0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微课程对实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巨”变化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微博客在中国已拥有百万用户;微支付正逐渐主导电子商务;微整形悄悄改变众多国人的容颜;微公益正以个体的力量影响着社会……一场场以“微”字命名的潮流正纷至沓来。在不经意中,“微”时代也悄悄地走进了校园,改变着学校的管理模式,改变着大家的联系方式,改变着信息的传播方式……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更应该抓住细微末节,用自己的“微”动力,发起学校的“微” 革命,最终实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巨”变化。
关键词:微时代  微博  微信  微课程
【引子】   
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介,近几年发展迅猛。有关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微博的东风,吹来了“微”观念的普及,也催生出微电影、微小说、微童话、微新闻、微评论、微视频等新鲜事物。一方面,寥寥数语并不妨碍一篇微小说完成人物的塑造与情绪的表达,90秒的时长同样可以演绎一个情节紧凑的电影故事;另一方面,3g手机、mp4等媒介,让人们得以充分利用各种材料“碎片”,微小说、微电影等恰好在“体型”上契合了人们即时消费的诉求。有人说,“微时代”已经来临。
“微”字被《新周刊》评为2012中国年度汉字。推委会给出的理由是:微博的“见微知著”、微信的造微入妙、微公益的“积微成著”,以及北京暴雨中152位农民工救人时发出“我们不要钱,是来救人的”的“微言大义”等等。从微博、微信到微公益,从微表达、微力量到微监督,社会生活中是无“微”不至。我们已经迈入了“微时代”。
                                                    ——摘自网络
微博客在中国已拥有百万用户;微支付正逐渐主导电子商务;微整形悄悄改变众多国人的容颜;微公益正以个体的力量影响着社会……一场场以“微”字命名的潮流正纷至沓来。在不经意中,“微”时代也悄悄地走进了校园,改变着学校的管理模式,改变着大家的联系方式,改变着信息的传播方式……运用得当,如虎添翼;运用不当,事倍功半。下面,我就说说“微”时代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
一、微博——助力作文教学
“140字以内”“内心流露”“及时分享”“及时评论”…… 这种自由表达的微型日志体在师生之间颇受欢迎。“现在,很难有时间写那么长的东西了。微博即时多变,也很符合时代特点。”这是老师们的心声。“杨幂发微博说生了个女儿,叫小糯米”“ 林志颖在微博晒出一组Kimi玩球满头大汗的照片”……这些是孩子们课间聊天的内容。因短小精炼,便于阅读,微博受大家追捧也在情理之中。后来,我让教导处在全校做了一个微博应用调查,结果显示有近80%的同学有微博,多数同学开通了微博,但没有原创作品,只是阅读别人的微博文,对其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转发或评议。与大家分享摘自我校部分同学的微博:“岁月在我们的指尖轻轻流过。”“从小学到大学,唯一不变的就是一颗不想念书的心 终于小学毕业了!”“马上毕业了为什么会这样舍不得。”相信大家都看出来了,这种碎片式的只言片语在微博中占到了很大比例。后来,我又组织学校的语文教师通过各班的QQ群随机点阅同学们的微博文,并进行分析,大家一致觉得孩子们的博文有的是无病呻吟,有的是发泄牢骚,只有少数的同学是在写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悟。如何借用微博平台为作文教学所用呢?各位语文老师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以单元习作或课文片段的某个话题为素材,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在微博上写“微作文”,同学们互相阅读,评议,看谁的作品阅读人数最多。这个办法还不错,一时间学校掀起了一阵微博热,语文教师全程参与,为学生展示自己的原创微作文范例,发现学生的优秀微作文,在班级展示。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也发挥了微博的用途,可谓一举两得。以下文字就摘自大家的微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11:02:4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偶然间看见墙角的一株小草,歪歪扭扭却仍坚毅地挺在那里,不禁感叹这夹缝中生命力的顽强。夹缝的环境如此恶劣,小草被挤压、见不得阳光,却用它弱小的身躯高唱着春天的凯歌。突然间豁然开朗,在夹缝中求生存,要的是一种并不卑微的努力,一种会当凌绝顶的气势,一种绝境中崛起的拼搏......(摘自某教师微博)
下午,我在路边散步,忽然听见一阵叫声。我循声走过去,看见草丛中有个身影,便小心翼翼地拨开草丛。只见,一只小兔子在吃青草。那只小兔穿着一身雪白的棉袄,一对长长的耳朵直直地竖着,一双红红的眼睛好像是两颗光彩夺目的红珍珠,一个三瓣嘴像个“丫”字型,再加上一条短短的尾巴,可爱极了。(摘自某学生微博)
二、微信——共享优质资源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在移动手持式终端设备普及的今天,如何将它运用在学校工作中呢?最初,我们只是建立了学校教师微信群,用于教师之间信息的流通、共享,后来,我们发现由于每个教师自身也拥有很多的好友,分享到学校微信群的资源来自四面八方,内容鱼龙混杂。于是,在学校例会上,我提出“创建文明微信群”的建议,要求老师们对自己看到的信息要进行筛选,再分享到学校微信群,不健康的图片和内容坚决杜绝。为了让微信平台的功能使用最大化,我鼓励老师们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搭建家校联系的平台,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宣传学校、教师。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生的活动图片、学校的教学设施、获得的荣誉;班级任课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活动的获奖情况、获奖证书等等制作成网页,在家长群中展示,让他们对学校、对教师有全面客观的了解。2、问政于家长。例如,快要放暑假了,老师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告知家长“要放暑假了,您对老师布置作业有哪些建议?您更希望我们布置哪一类的作业?” “孩子的学习需要您的监督和支持,您在暑假期间准备在孩子的学习方面做哪些工作?”3、介绍教育经验。将自己收集到的家庭教育的优秀经验在圈内分享,让家长们学习借鉴。4、及时发布学生在校生活的情况。例如餐厅就餐、寝室生活、课堂学习、月考成绩等以图片的形式发给家长,让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感到放心。运用这段时间以来,我们惊喜地发现,低廉的成本投入换来的是优质资源的共享,是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认可。无需太多的语言,简单的一句评论、一个点“赞”,一次分享都代表了微信阅读者的立场和观点。正如被称之为“微信之父”的张小龙所说:“你如何用微信,决定了微信对你而言是什么。”我想,学校微信平台的运用意义一点儿也不亚于开发一门校本课程,不亚于进行一次教学改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11:02:43 | 只看该作者

三、微课程——适应教学改革
第一次接触微课程,是偶然在网上看到“微课程创始人”李玉平老师特别推荐的微课程《在路边鼓掌的人》后,觉得很新颖,它带来完全不同的学习感觉:它调动人们所有感官参与学习,视觉、听觉、想象……精巧、短小、自由、实用、高效。好像微课程中的这个故事是台湾作家刘继荣写女儿的一篇博文,如果将原文推荐给学生,估计能静下心来读的人不多。可制作成微课程,短短5分钟左右的时间,伴着优美的音乐,竟是那么吸引人。于是,我把这个微课程推荐给各班班主任,让他们在班级播放,并要求播放时叫我一声,随机走进一个班,发现孩子们全都看得那么专注,短短5分钟结束了,可大家仍意犹未尽。我心里顿时有了数。在又一次教学业务会议上,我将“微课程的运用”作为研讨主题让老师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都表示很感兴趣。但大家提出了一个绕不过的难题,就是微课程的制作。上网查阅,发现大多推荐录屏软件,但过程很复杂。于是我鼓励有电脑使用经验的老师们可以尝试学习制作,在制作技术未成熟之前,可以先采用“拿来主义”,通过网络下载一些优秀的微课程,为自己所用。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刘静波说:“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方式,通过制作微课程,教师们不断深入反思,不断归纳总结,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多媒体的呈现方式、5分钟的学习享受让更多的教师爱上了微课程。制作微课程也让教师在培训中从消费者变成了生产者,借助微课程这一工具,老师们可以将隐性成果显性化、显性成果标准化、研究成果传媒化、科研门槛草根化。”的确,如果学校教师人人能制作微课程,人人会使用微课程,那么就不会再有人抱怨教学时间不够了。更何况,将学习内容化整为零,更有利学生集中注意学习,何乐而不为?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无“微”不至的今天,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更应该抓住细微末节,用自己的“微”动力,发起学校的“微” 革命,最终实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巨”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 02: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