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生活化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桂林市秀峰区琴潭实验学校 陈炳亮 韦玉姝
语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发展、完善于生活,把语文学习仅封闭在课堂内,切断它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的联系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早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为生活而教育”的理论,因此,我们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就显得异常重要了。
一、识字教学生活化。
校园,是学生平时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根据低段学生无意注意、无意记忆占优势这一 特点,巧妙妥善地利用好这个环境,能使学生的识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们在校园里,凡是学生能看到、听到、接触到的地方,都应该营造一种良好的识字环境,要“让校园中每一个事物都会说话”。如:给花草树木插上牌,写上它们的名称、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等。这样既让学生在玩耍观赏之余自然而然地识了字,又学到一种知识,同时陶冶了情操。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我们可充分利用板报,壁画,以及学习名言来布置教室,不仅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汉字信息,又能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来识字,效果很不错!
家,不仅是每个孩子避风的港湾,也是孩子识字的温床。我们需要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让他们在家中的家用电器,家具等等上贴上字卡,让学生随处可见汉字,时时可以识记汉字!
社会,更是识字的广阔天地。如路牌名、车站名、商店名、商品价牌、广告牌、电视节目名称等,引导学生利用这些事物在生活中识字,不仅可以使学生多认识汉字,还可以在识字中得到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识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阅读教学生活化。
学生在阅读时能经常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使形象的浮现、感情的共鸣、思维的活跃达到迅速、准确、鲜明的程度。例如学《桂林山水》,随着课文中一幅幅特有画面的展开,学生脑海中迅速产生相似的联想,仿佛置身于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如漓江,象鼻山……从而进入一种审美的境界,得到美的熏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很自然使学生联想到自己捕捉小昆虫、玩各种游戏等童年有趣的生活画面。在学了《葡萄沟》、《鸟的天堂》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向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这样即可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又可提高学生复述课文的水平!
凡此种种,都说明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理解才真切、深刻,语感才越强。
三、写作教学生活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