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2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阅读论文巧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和技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1 21:45: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阅读论文巧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和技能
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巧用信息技术,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保持对朗读的兴趣,指导朗读,培养语感,提高朗读的质量。初读听音频,先入为主;跟着录音读,学习技巧;配画解说,创新朗读;音乐助读,品评感悟。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再加上教师的巧妙引导,信息技术的助阵,就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声情并茂、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不断提高朗读的兴趣,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
关键词:朗读;信息技术;兴趣;技能
论文创新点: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打破了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与学生、文本、编者的对话,搞活了课堂。学生们在朗读中从模仿到创新,见仁见智,读出了自己的感悟、特色,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声情并茂、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
正文:
小学生由于大量的阅读课外读物,习惯于默读,对朗读的兴趣不高,朗读能力欠佳,又因刚刚开始学习写作,在习作过程中孩子词不达意,表述混乱。“现在许多学生很能说话,却写不通白话文,就是因为他们诵读太少,不懂得将说话时的声调等等包含在白话文里。”朱自清如是说。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感迫在眉睫,“一个有较强预感的人既有较高的鉴赏力,也有较高的表现力。”由于语感的重要,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培养语感能力。“声入心通”,朗读的过程就是培养语感的最佳途径。
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常常保持对朗读的新鲜感,以读代讲,激起学生对朗读的浓厚兴趣,从而提高朗读的质量。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真意乃在是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
一、 初读听音频,先入为主
传统的语文课堂,重视教师的范读对学生的引领示范作用,但有时会因为教师朗读水平的差异,示范的不尽人意。有了信息化的先进技术,尤其是课堂上信息技术的使用,为语文学习注入了新鲜活水。信息技术给学生既提供了名家的诵读音频,又有图文并茂的情景朗读等丰富资源,无疑打破了以往单一的教师范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好文章。课程标准中“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因此每一次学习新的文章,我都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我利用学生先入为主,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专注的心理特点,在初学课文之前听音频朗读,引导学生体味朗读者范读的魅力,努力挖掘范读中的思想感情和美感,不仅感受文章的形式美,还要去感悟更深层次的内容美。常常学生一边专心致志地听,一边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注音,扫清读通课文的障碍,为正确朗读作好准备;同时,因为第一次听读,精神特别集中,也能更好地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1 21:45:59 | 只看该作者

二、        模仿朗读,学习技巧
模仿,是学生学习的特点,可以说“一切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在学生听完录音之后,对文章有了整体感知后,我放录音,让学生跟着朗读,学习朗读的一些技巧,比如节奏、停顿、情感、抑扬顿挫等。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要么停顿过长,要么停顿过短,这样学生通过对比,就很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跟读过后,我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找出自己的问题,再听录音,注意听诵读者如何运用朗读技巧来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及美感的,这样带有鉴赏性质的听,对提高朗读水平效果极佳。
反复几遍之后,我激励学生开始进行挑战朗读,看谁能和录音一个节奏,正确停顿,准确把握语速的快慢,学生兴趣盎然,一改过去读书时的死气沉沉。比如,在听《小英雄雨来》一文的朗读中,文中三次提到“我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三次朗读,情感表达的都不一样。我让学生结合课文来理解朗诵者为何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通过这样的辨别,学生明白了这三次出现的不同意义,在以后的跟读中,自然也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不同的朗读技巧进行处理,效果极佳。
三、配画解说,创新朗读;
学生在反复朗读之后,对文章的内容已经熟读成诵,这时候,我便加大朗读的难度,播放画面,让学生进行解说,要求解说的速度与画面相匹配,画面结束,解说也结束。
朱光潜曾经这样说过“写在纸上的文章只是一种符号,要懂得这种符号,只是识字是不够的,要在字里见出意象来,听出音乐来,领略出情味来。诵读就是要把这种意象、音乐和情趣在声调中传出。这种功夫实在是创造的。”配画解说,其实是模仿后的创新,学生在模仿中学到的诵读知识和朗读技巧,通过自我加工,解决处理文章,第一次将文字符号变成具有一定美感的有声语言,这对学生来说就是飞跃,就是创新。如在读完《桂林山水》之后,我用信息技术出示桂林山水的视频,让学生配乐解说,学生看着优美的画面,听着悦耳的音乐,再用自己的语言去把桂林之美展示出来,得到了无与伦比的视觉听觉的享受,他们怎能对这种形式的朗读不感兴趣呢?《迷人的张家界》这篇文章的语言形式很美,中间又有美丽的传说,在学生们的创造性的解说后,张家界的迷人与神秘无不吸引着他们神往,往往下课后,学生们还沉浸在优美的境界中,并纷纷决定要前往张家界,一睹其迷人的风采!
有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朗读的兴趣,我还给他们提供合适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或激昂,或舒缓,或凄美,或兴奋的音乐缓缓响起时,学生们在音乐的伴奏下,完全进入文章的情景,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在读中领悟文章的情、境,在反复玩味中咀嚼文章的滋味,义理。采用音乐手段“助读”,为学生展示了一个有声世界,不仅起到了朗读指导的作用,同时给学生以艺术的享受,实现了“导行”激情的统一,强化了语音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1 21:46:03 | 只看该作者

四、欣赏朗读,品评感悟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我在学生朗读后,引导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比如,在读完老舍的《草原》一课后,我让学生找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再次朗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蓝蓝的天、绿绿的草,朵朵白云,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到“那里的天更可爱,空气更清鲜,天空更明朗”,体会到“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既……又……”的句式。不仅从情感上更理解了文本和作者,还积累了优美的词句和文章的修辞手法。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完全进入了角色,与作者的心完全相契合,深刻体会“到蒙汉一家亲”的深厚情感。这样,不仅指导了学生的朗读,同时以读促思,读中悟情,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巧用信息技术,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打破了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与学生,文本、编者的对话,搞活了课堂。学生们在朗读中从模仿到创新,见仁见智,读出了自己的感悟、特色。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再加上教师的巧妙引导,就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声情并茂、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不断提高朗读的兴趣,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 02: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