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12-4 10:56:5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
二、了解三件趣事,研究"物外之趣"。
1、学生找出文章写了哪些趣事?描绘了几幅图景?
2、请学生的口述文章趣事
3、小组讨论,学习"物外之趣"。
①讨论作者产生物外之趣的原因,并举例说明观察细致,想象奇特。(讨论"探究、练习"一)
②讨论"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童心、童趣?
三、品味词句,体会本文简朴、自然、生动的语言特点。
四、知识拓展,比较学习
学生阅读已发材料,比较《幼时记趣》小组讨论,说说
①沈复的"物外之趣"与鲁迅的百草园乐趣有何相同之处?
②写法上有何不同?
③你更喜欢哪篇文章?
④两位作者记述几时获取乐趣的方法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迪?
五、口语训练:"我的童年进趣事"。
你有哪些童年趣事?有类似课文中作者的经历吗?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说得流利,说昨更有趣。
六、布置作业。
1、把"我的童年趣事"用笔写下来。
2、阅读自读课本《思,在百草园》
教学反思:
本文作为初中阶段孩子们正式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在学习上肯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我在课前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想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来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同时让他们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我首先做的工作是有层次的反复诵读。第一步是由我自己范读,提示学生在 听的过程中注意语速、轻重音和停顿。接着由学生自读和齐读,让他们注意体会作者的感情和乐趣。接着请学生找出文章写了哪些趣事,并且让他们根据各自的兴趣 选择其中的一件加以品读赏析,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在个别提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细节,鼓励答案的多样性和感受的独特性,在学生的口述文章趣事是我注重引 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文章选字用词的精妙之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