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11-30 20:01:34
|
只看该作者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说出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2、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内涵,背诵精彩语段。
3、从作者和陈胜身上学习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
4、了解这场革命运动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认识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2、领会课文中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读准下列词语。
阳夏人 辍耕 点缀 掇 啜泣 怅恨 苟富贵 嗟乎 鸿鹄之志 闾左 谪戍 戊戌 当行 度已失期 以数谏故 罾 丛祠 篝火 陈胜王 忿恚 佐 毋斩 鞭笞 袒右 攻蕲 询 徇 殉 社稷 谯 憔 樵
2、读熟课文。
以读准字音、句读,朗读流畅为目标。
二、新授内容
1、交流课前搜集的秦末农民起义的情况及司马迁的生平和《史记》的知识。
秦始皇吞并六国之后,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苛捐杂税繁重。到秦二世时,赋税更加严重了,人民痛苦不堪。陈胜、吴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动领导了大泽乡农民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促使了秦速亡。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人。《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表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
2、掌握下列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者……也 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苟富贵 若为佣耕 太息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闾左 谪戍 屯大泽乡 皆次当行 会 度已失期 法皆斩 举大计 等死,死国 天下苦秦久矣 以数谏故 上使外将兵 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指意 念鬼 威众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罾 固以怪之矣 间令 之次所旁丛祠中 狐鸣 旦日 往往语 指目 素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 笞 尉剑挺 佐之 并杀 徒属 第借令毋斩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受命 从民欲 袒右 为坛而盟 蕲下 将兵徇蕲以东 比至陈 与皆来会计事 将军身被坚执锐 社稷 刑其长吏
三、内容梳理
1、本文记叙了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件事是什么?
秦末大泽乡农民起义。
2、这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是因为自然原因误期,却要被斩首,可见秦的暴政已达到了极点。
间接原因是“天下苦秦久已”,这也是起义的根本原因。
3、三段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
第1段,叙述陈涉年轻时的佣耕生活,表现了他心怀大志,有反抗精神。
第2段,写起义的筹划过程,表现了陈胜、吴广的斗争决心和政治远见。
第3段,写陈胜、吴广发动起义,胜利进军及建立政权的经过,昭示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和历史意义。
四、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生回顾课文各段主要内容。自由朗读课文。
二、新课讲授
1、学生齐读第一段。
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陈涉的?为什么先写这段?
这段主要写陈胜年轻时给人做佣工之时,胸中已怀有大志(“鸿鹄之志”)。
是以姓名、籍贯、身世、志向等几个方面来介绍陈胜的。
第一段写陈胜的出身和青年时期的伟大抱负。这部分点明陈涉起义的阶级和思想基础。表现了他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显示他非凡的个性和远大的报负。
2、学生齐读第二段。请找出起义的时间、地点、发起者、参加者及其人数。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什么?从一、二段看,怎样认识陈涉?
时间:秦二世元年七月,地点:大泽乡,发起者:陈胜、吴广,参加者及人数:“闾左適戍渔阳”的九百人。
“天下苦秦久矣”,暴虐的秦朝专制统治给人民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造成全社会普遍的怨愤和仇恨,这是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失期,法皆斩”,秦朝严酷的法令逼使戍卒揭竿而起,这是起义发生的直接原因。
准备:①将写有“陈胜王”的布条置鱼腹中,戍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②吴广在驻地旁的丛词中,狐鸣呼口:“大楚兴,陈胜王。”
志向远大,足智多谋。
3、陈胜在起义前对当时的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他是怎样分析和估计的?请简要述之。
“天下苦秦久已”指出人民与统治阶级矛盾激化之深,显示了起义的正义性、必然性。指出项燕、扶苏在人民心中的位置,可假借他们的名义,发动起义,就可以一呼百应。这都是起义的有利条件。从中看出陈胜的政治远见。
4、陈胜、吴广是怎样为起义制造舆论准备的?
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利用人们的迷信思想制造舆论,树立威信,为起义奠定了思想基础。从中看出他们的斗争才智。
5、学生齐读第三段。
起义的步骤是:第一步 ;接着用 作为动员群众起义的口号。
(并杀两尉;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
起义的性质(口号)是什么?
“伐无道,诛暴秦”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理解:
石破天惊的一呼,写出了陈胜的“大志”,更表现出他卓越的宣传能力。
三、讨论学习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体现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显示出一个反抗者对封建等级制度的强烈批判和大无畏精神。
2、通读课文,结合具体内容分析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
最能表现陈胜性格的语言有:
①苟富贵,无相忘”。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④“壮志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分析:①句表达了陈胜极想摆脱贫困,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反映了陈胜具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朴素阶级感情,说明陈胜虽然出身低贱,但胸怀大志,不寻常人。②句以“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以“鸿鹄”比喻有远大理想的人。通过比喻,表现陈胜年轻时就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也反映了他对同伴目光短浅的惋惜。③句说明了陈胜面对秦王朝的暴政,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决心不受命运的摆布,为建立自己理想中的国家而举行起义,表现了他勇于反抗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也是他“鸿鹄之志”的具体表现。④句彻底否定了封建统治阶级欺骗劳动人民的所谓天生贵种、等卑有序、贵贱有别的谎言,砸碎了长期禁锢劳动人民头脑的封建精神枷锁,是鼓舞人心的战斗口号,表现了陈胜敢于解放思想,敢于推翻封建统治的斗争精神。由此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对封建统治强烈不满,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有志气,有抱负的农民起义的领袖。
3、找出第三部分中使用的动词,体会语言简洁、用词极富表现力的特点。
“笞”“挺”“夺”“杀”这一连串的动词,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激烈的格斗场面。
“攻”“收”“下”“徇”“入”“据”等一连串动词,表现了起义军势如破竹的强大威力。
4、理清全文思路,课文是如何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来组织的,思考:文章哪些内容是详写?为什么?哪些内容是略写?为什么?
详写起义的发动经过,对陈胜、吴广“并杀两尉”、发动群众等都详细描写,并把叙事和对话结合起来,让起义领袖的机智勇敢,强烈的反抗精神得以充分的体现。而对起义后的浩大声势及建立农民政权则略写,省去了战斗情况和筹建政权的描写,因为从上文看来这已是情理中的事。
5、总结:
课文记叙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表现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赞颂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及历史功绩。
四、文言知识整理
学生小组合作,整理本课出现的文言知识,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