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9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语文优秀参赛论文信息化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7 21:4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学语文优秀参赛论文信息化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
临猗二中  姚永红
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迅速进入中小学课堂,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动画、声音、图像和文本等多种媒体资源,制作成文、图、声、像结合的教学课件,使抽象的语文问题不断向形象化和直观化的方向发展,大幅度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激发,激发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最终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使用信息化的手段,针对语文课程的特点,对多媒体内容进行周密的设计,精心地制作,从学生的知识、教育背景和综合素质出发,将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
众所周知,近年(1996年)来,我国教育现代化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这都是得益于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和互联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的结果。现在,计算机应用的发展新趋势已变为:多媒体化、网络化(指基于Internet的教育应用迅速发展),并且二者日益紧密结合。这就使得教育信息化成为可能:使用电子教材、研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网络教学系统进行信息化教学,最终都将像操作电视一样简单。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坐等技术革命的发展,把传统的教学方法原封不动地搬到现代教学中来。面对新矛盾、新问题,我们要有新思路、新方法;教学环境的深刻变化,也要求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服务呢?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这里,我谨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这一问题作一些初步探究。
一、 初中语文教学为什么要信息化呢?
初中语文教学为什么一定要走上信息化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呢?
杨东平先生在《中国传统教育的现代命运》一文中如是说:“我们只有以开放、自由的心态吸收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才能够站在21世纪现代教育的高度上,促进传统语文教学的更新转化……形成现代中国新的教育文化”。
这就启发我们,初中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自觉而积极地吸纳现代文明中切实可行的成果,比如信息技术等,加以改造、整合,让现代文明成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以推进初中语文教学的现代化进程。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社会的日益信息化客观上要求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必须也信息化。这是社会现实的客观需要,也是时代的客观需要。
信息时代的到来实在太迅猛,以至于我们的教师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还没有完全认清它的有益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网络信息,于是就有了不分青红皂白,要么完全反对信息网络、反对中学生上网,要么完全支持信息网络、支持中学生上网的两种绝对化的错误做法。
其实,学生上网并非坏事,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引导他们把兴趣放在利用上网来增长学识、充实自己上面,而不是放在去玩游戏、聊天、甚至浏览一些不健康的网页上面。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引进信息化教育教学机制,通过信息化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网上资源来充实自己、培养他们进行网上自学的兴趣。作为“基础中的基础”,语文教学首当其冲,尤其应该走在各科的前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我们的教学。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信息化是社会日益信息化对我们的客观要求,是新时代对我们提出的客观要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7 21:43:29 | 只看该作者

2、大语文教学客观上要求初中语文教学信息化。
社会日益信息化为我们实施“大语文教学”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创造了优裕的客观条件。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是一个例子”。这启发我们,完全可以在网上资源中(或现实生活中)搜寻更适合教学的好例子、好资料,直接用在教学中。在这一搜寻、教学过程中,我们的真正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搜寻、研究能力,这是大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切实可行的。
从信息论的观点看,各种知识就是信息源。学习的实质就是信息的获取、加工、贮存与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信息搜索、研究等方法与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知识信息要加工,经过系统整理、结构性整合过程,将信息区分出重要信息与次要信息,再经过聚集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知识的识记、理解、保持和提取,有助于知识内化与能力的形成。
从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看,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应当属于认知能力、表达能力范围,这几种能力都与信息能力密切相关,因此,明确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搜寻、研究能力实在大有必要。我认为应当把信息意识和信息搜寻、研究能力的培养纳入初中语文教学任务中。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是真正的“大语文”教学。而这就要求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要相应地信息化,以适应完成新任务的要求。
3、 多维互动的创新性课堂教学离不开信息化。
自有近代学堂以来,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在课堂上包打天下的情况已经延续了一个世纪。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正在改变学校教学的面貌,为改变落后的传统的教学技术和手段、激活课堂教学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从我的教学实践来看,这主要表现为:
(1) 学习内容的鲜活化。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资源搜寻示范教学极大的拓宽了教学内容的获取渠道,为最新的教学资源的即时利用创造了条件,从而使得我们的教学内容时代化、鲜活化、趣味化,更能得到学生的心理、感情上的共鸣。这就为教学过程的优化提供了物质上的支持。
(2) 学习方式的个人化。网络资源搜寻示范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和计算机技术,自我设计个人化的学习道路,自主学习。这样就有助于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带着更大的兴趣在自主学习中搞好学习。
(3)教学过程灵活化。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资源搜寻功能的运用,使传统的主要依靠教材和教师讲授的劳动密集型教学方法,将被充满个性的教学方法所代替,真正体现教师对学习者的智力、性格、兴趣、需求的尊重。比如,可以针对不同班级学生的要求,随时可以将计算机里保存的或网络上所存有的相关教学资料调出来,用来给学生增补一些必要的知识点或课堂练习,并可以灵活把握,反复操作。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中学语文阅读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除了注意遵循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即阅读前的学习目的分析,阅读内容分析,学生阅读学情分析、阅读目标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设计阅读成果评价)之外,还应将信息技术至于语文阅读教学系统当中考虑,才能设计出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
那么,怎样的语文阅读信息化教学设计才是成功的呢?以下,笔者列举一些可以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1.信息阅读教学前确定恰当的阅读目标,创设有针对性的问题是成功的语文阅读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关键,问题后的交流是成功的承载
阅读前,通过分析作品的特点、阅读要求、学习环境,确定恰当的阅读目标,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使阅读活动能够顺利进行,这是成功的阅读的前提和关键。
问题应当能指向学科的核心,同时又能够孕育其他重要的问题。成功的语文阅读信息化教学设计,将学生的目光导向时代的思考,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在语文阅读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应当注意利用问题的设计打破语文学科的界限,联系其他学科和学生的生活,达到“综合”的目的,此外,成功的问题设计应当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水平,使问题既富有挑战性,又使学生能够通过努力解决问题。
适当的问题设置,让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活跃起来,小组活动、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也相应得结合起来,这无形中也促使了人机交流、人人交流的的互动情境。而运用此方法的教学模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所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启发性,不仅要有一定的深度,能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还要考虑到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教师要预见到学生在既定时间内会得到什么样的答案。
(2)适当地设计与运用图文。图文的设计必须符合教学的需要,要记住,别用过多的图文干扰学生的注意力,运用信息技术不是为了展示多媒体课件的精美巧妙,而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快进入既定的教学情境,体会作者意图和作品的意境。同时,还要注意呈现图文的时机,在适当的时候呈现图文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7 21:43:34 | 只看该作者

(3)适时地指导点拨。此种模式要求学生讨论的时间和次数可能会比较多,教师要注意控制好课堂,在巡视时要注意给予适当的指导,教师巧妙地点拨能令学生有顿悟之感。
    (4)中肯的评价。在总结、应用时应作出中肯的评价,注意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问题设置,引起互动与交流。交流赋予语文阅读学习无穷的魅力。交流不仅仅应当在教师、学生之间展开,还应当在学生与信息文本之间进行。成功的问题设计,成功的交流是深入心灵的,是理性与感性的碰撞,是基于交流双方平等地位开展的。这也要求教师一方面尊重学生,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具有个性化的理解。
    如前所述,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深度,指向文章的焦点,起到聚焦目光的作用,这才能引发学生真正的深入的思考,用批判的眼光看待文章,从而建起对全文真正的理解。
2.注意在语文阅读信息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自主性的激发,是新课程强调的一个方面。在教学当中,应当用好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语文阅读如果能注重学生自己的内化理解,将所学知识融入到自己的思想感情之中,对自己的修养进行磨练,对自己的人格进行塑造,而不是仅仅通过听课,阅读几篇文章,懂得回答几道主观题目,背诵记住几段经典名言。信息技术在提供资源、作为信息加工工具方面自然是技高一筹的。
    既然如此,那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信息教学中,注意信息技术使用的程度,在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候,切记不要滥用信息技术,尤其不要将一些文学形象和无形的东西随意转化为具体的图片和有形的东西,这样学生往往会过分依赖视觉接受的信息,逐渐疏懒于思考和想象。如何让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呢?
(1)让学生的思考力和想像力有发挥的空间,可在阅读训练过程中充分利用
阅读中,随时检查学生是否理解所读的文章的内容,当理解出现困难时,及时调整阅读的策略,改变注意水平和阅读速度,这是成功阅读的关键。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地构建知识,发展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语文阅读信息教学中采用探究教学设计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敌理解文章的同时,更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知识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好语言,关注社会和人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语文教学引向课堂之外、语文学科之外的开放天地。
(2)讨论是学生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的过程。在讨论当中,学生能扩大信息和思维容量,并及时对各种意见进行分析比较,提高比较思维和评价思维能力。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同他人进行交流的各种技巧以及即席发言的能力,并大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当在学生讨论过程中,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对学生讨论中遇到的疑问进行点拨,对不能成功开展讨论的小组给予帮助。教师应当善于掌控讨论的时间,在问题焦点展开之后,适时的结束。
    在讨论之后,应让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该小组的观点。通过这一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当众发言的能力和对信息进行概括的能力。
3.注重对外资源的挖掘、筛选
    在语文阅读信息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应用信息技术,将社会、生活引入课堂,实现课堂内与课堂外教材的交流,同时运用丰富的信息情境,为学生创造自我建构的理想空间。鉴于之前提及的信息资源的查找过于方便,弱化了学生的记忆要求这问题,教师一方面要抓紧对基本的、应当背诵的课文、词句、语法的要求,还应当注意在教学设计中,运用有启发性的问题作为引子,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逐渐透过表面,深入本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7 21:43:41 | 只看该作者

然而,在信息铺天盖地袭来的语言大环境中,我们固然应该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感悟、熏陶和积累,但也不得不承认,学习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材料都给予注意加工,对所有文本都精思熟读。因此,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读物内容的筛选能力势在必行,正如维特洛克在“生成学习模式”中提出:学习过程不是从感觉经验开始,而是从对感觉经验的选择性注意开始。所以,学习者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与学习有关的信息或重要信息上。
    信息化教学技术的运用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尝试。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丰富的信息载入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使师生的交流更加丰富,更加活跃。它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当然,利用信息化教育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毕竟只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所具有的潜力还有待我们这一辈人进一步去研究和开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的努力,我们一定会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主人,使它在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误区探析
(一)人机互动代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不错,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确能达到影视般的视听效果,尤其是接入互联网后,成熟的课件,相关的影视资料,应有尽有。所以,部分老师在利用多媒体上课时,就过分的夸大了媒体资料的使用效果,课堂变成了一种新的灌输教育——老师展示媒体资料,学生沦为“影院”观众;老师演示相关课件,学生看着荧幕记录。必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究时间被挤压,课堂成了简单的人机互动。且不论学生成不了课堂主体,连老师都快成了设备的一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7 21:43:45 | 只看该作者

(二)套用现成资源,缺乏自主创新
教学不能照本宣科,这个道理谁都明白。所谓“本”,传统上即教学参考书,或者是相关教学辅导用书。曾几何时,网上可供下载的课件也成了许多老师百用不倦的“本”了!故然,网上不乏精品课件,而且,限于现有教师的能力、精力,全然要求老师们自制课件既不实际,也不合理。问题是,教学实践中,部分老师乐得偷闲,临到教学相关内容时,才拖动鼠标,从网站上匆匆下载,稍作改动,甚至原封不动的搬到课堂上。于是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全都得跟着别人转,甚至连相关互动都得按照别人设计好的去做。且不论网上许多课件存在知识缺漏,这样亦步亦趋,还能上出语文老师自己的风格吗?还能渗透不同人对语文博大精深内涵的不同解读吗?学生又能把从传统教学手段中解脱出来的新奇保持多久呢?
(三)声光图文齐现,凝神静思却难
多媒体的“多”,是表现手法多,容纳信息多,声、色、图、文,多渠道、多感光地刺激学生。多种优势,的确给语文教学带来不一般的收获。须知,事物从来都是利弊相依的。笔者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如泣如诉的扬琴,如诗如画的大漠,直指苍天的胡杨,跨越时空,把学生们带到了那遥远的西北。可没想到的是,随着镜头的转换,当一堆堆动物尸骨出现在荒凉的背景中时,一些学生竟背离主旨,议论起那些尸骨是牛是马……诚然,这种意外是任何课堂都可能发生的,但正是多媒体更多的为这种意外的发生提供了酵母,至于那些特意加在屏幕角上不停扇动翅膀的动画鸟,点击某画面时发出的金属撕拉声,摇头晃脑的小丑,就更容易牵走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了!
小结  然而,无论是公开的语文示范课,还是身边语文老师的日常教学,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上,逐渐显现出了一些运用误区。在网上搜索相关话题,论者多多。主要观点有:只要教育手段先进,教育思想便会先进;上公开课、评优质课,一定要用多媒体;多媒体是老师讲解演示的工具;制作课件即备课;以视听代替朗读……笔者在观摩交流中还发现了一些类似问题,罗列在下面,与同行们一起检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8 16: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