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株与棵的用法一样吗?——《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随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08:1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时,竟然口误到多次念错成青海高原一棵柳,惹得学生七嘴八舌的给我矫正。等教学完这课后,我和爱人无意间谈到这个话题时,她问我这两个量词在用法上有什么区别时,我竟然一时语塞。今晚带着这个问题翻阅了现代汉语词典,细查一下“棵”与“株”的用法,发现它们作为量词时,用法一致。而“株”还有另外两个意思:一个表示露在地面上的树木的根和茎,另一个是“植株”的意思。这样看来,题目中的株明显是个量词,与棵用法相同。那陈忠实写这篇文章时,选择用“一株柳”而不用“一棵柳”有什么其他用意吗?也许是我们习惯说“一棵什么什么树”,当读到“一株柳”的说法才感觉它似乎有些异样而已。再次细读课文的内容,我确实也没有从“株”的身上多发现柳树的其它品格。

  今晚又从盛新凤老师的课堂实录里重新来考证一番,我发现她是这样指导学生来体会文章的题目的:

…………

让我们情着崇敬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课文的题目。谁想一个人来读题目。
生读课题。
师:你想强调什么?
生:一株。
师:为什么?
生:因为高原上只有一株柳树,看不到其他柳树了。
生读。师:你想强调什么?
生:它是伫立在青海高原上的。
师:柳树竟然是伫立在青海高原上的。
生:因为它原来是平平常常的,现在已经不平常了。
生:因为它是唯一一棵柳树,经历过很多折磨的。
师:我懂你的意思了,这株柳树能够在高原上生存下来,你觉得这是一个不可的奇迹,所以他要强调这一株柳。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可真了不起,你们读懂了两个词,一个是撑立,一个是伫立。其实你们已经读懂了一棵树,读懂了一种精神,当然也读懂了作者遣词造句的良苦用心,盛老师希望这棵柳树的精神能够永远伫立在每个人的心中。因为它用坚强不屈、顽强……的精神,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从她处理课题上中“株”的过程,我发现盛老师只是引导学生朗读时要强一株柳,目的是体会这株柳有顽强不屈的精神,它巍然撑立在广袤无垠的高原上,形成那独有的一方风景让我们望而生畏。文中的“撑立”与“伫立”才是引导学生重点读懂的词语。

  这样理解确切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7 00: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