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五年级下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河北唐山丰润区教育局教研室 高启山(严文)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写的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一项标志性工程实现的过程,介绍了中国人克服了怎样的困难修筑青藏铁路,表达了中国人民敢于克服一切困难作成大事的决心和气魄。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用了很多的“!”。“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我们的工作任务,加上了“!”、就成了一个表达了坚定决心的口号,一个表达了中国人民无所畏惧、所向披靡强大气势的口号,表达中国人有能力战胜任何困难和自信的口号!这种决心,这种自信,是任何困难都不能够阻挡的和改变的。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每出现一次,都会让读者感到:中国人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决心越来越强大。我们可以把文章开头的“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看作一个呼唤,明确了一个方向。文章第二次出现“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在两个“!”的后面。一个是外国媒体针对不良土质的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再一个是中国科技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巨大困难“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这里,两处用了“!”,说明筑路遇到的困难是非常巨大的。面对这样的困难,再一次喊出了“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则表达了中国人“再大的困难我们也不怕,困难越大,我们克服困难的决心越大”这样的强大精神气势!最后一次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在一个“!”后面喊出来的──“全长1338米的风火山隧道终于胜利贯通了!”在这个时候,再次喊出“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其自信的程度,比前面两次更加坚定──中国人是可以战胜任何困难修成这条铁路的,中国人有能力靠自己的力量来作者任何事情!这就是中国人的强大的民族气势!
我们欣赏着这些语言,感受着中华民族大无畏精神的同时,也从作者的语言中学到了表达强大气势的方法──恰当的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