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16:3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望庐山瀑布》是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是“诗仙”李白五十岁左右写下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本课教学重点是:了解诗歌描绘的景色,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是: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在教学本课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图象、声音、文字相结合,紧扣词句品意境,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针对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步:创设情境,感受形态美。  

运用多媒体,可以创造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激发学生审美的情感。教学伊始,就播放录像,学生亲眼目睹了庐山瀑布那宏伟的气势,顿时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在教师启发的情感体验下谈谈: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必将争先发言。教师趁势激起学生课文的欲望:唐代大诗人李白游了庐山瀑布后诗性大发写下了千古名诗《望庐山瀑布》,同学们想不想学?带领学生以饱满的情绪,进入了学习古诗的最佳状态。这为整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这也就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第二步:品味吟诵,欣赏意境美。  

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我采用两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意境欣赏的指导,分别是:先紧扣词句品意境,再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1、紧扣词句品意境。让学生自由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感悟古诗精湛的语言艺术,指导反复诵读,欣赏意境美。教师相机重点引导学生品味下列字词:  

生:先产生再升起,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紫烟:则可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悟出那是香炉峰上的水气蒸腾而上,在太阳光映照下,显示出迷人的颜色。  

挂:瀑布本是流动的,作者却巧妙地将动态定格,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的美丽壮观。同时,也只有大自然能挂起如此气势磅礴的瀑布,其中不正隐含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的由衷赞美吗?  

飞、落:写出了瀑布凌空而出,喷涌而下。  

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通过品味,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正是通过写自己所看到的,所联想的,表现了瀑布磅礴的气势。

2、反复诵读,体会情感。在学生品味了古诗的语言美后,我创设情境(配图,配乐),让学生反复吟诵。我让学生展开想象,自己就是诗人李白,正仰望瀑布。我播放李白仰望瀑布的动画画面,伴着动听的音乐,我引读:望着这雄伟的瀑布,李白情不自禁地吟出一首诗——(全班同学坐着读)。接着,我又这样引读:如果你们觉得坐着读不足以表达你们的情感,请站起来读吧!望着这雄伟壮观的瀑布,李白万分激动,情不自禁地吟出一首诗——(全班同学站起来读)。再着,我继续引读:如果你们觉得站着读不足以表达你们的情感,那就加上动作读读吧!看着这气势磅礴的瀑布,李白激动不已,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全班同学站起来加上动作读)。此时,全班同学激情澎湃,边读边加动作,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整节课达到高潮。学生也在读中体会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这也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总之,本课的教学我力图建立一个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的课堂结构,建立起师生的平等、感悟的课堂,对话与实践的课堂,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自我成长、自我完善,在语言的感悟和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7 03:0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