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6上午有幸听了刘松老师的一节《乘法分配律》受益匪浅。根据自己的笔录现将课堂实录及感受整理出来供大家分享。
一、找朋友引入
上课伊始,刘老师以诙谐的语气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认识学生,让学生用 “某某”是我的朋友,“某某”也是我的好朋友这两句话变成一句话“某某”和“某某”都是我的好朋友。如:小郑和小陈都是老师的好朋友。
然后老师又说:能把上面的一句话分成两句话来说吗?虽然两者表达的含思相同,但可以体会中国语言的美妙,奇特。话锋一转:"美丽的数学世界有没有这样的神奇的事情呢?"
【刘老师以“趣”引领,此时,学生的“胃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二、开门见山式新授
教学“乘法分配律”首先在黑板上写数字3,然后请学生用专业的语言回答写的是什么?
生1:是3。
师:不够专业。
生2:一个3。
师:这才专业。
接着老师写了6个3,用加法连接3+3+3+3+3+3.老师一边写学生一边说:一个3、2个3、3个3、4个3、5个3、6个3.然后板书:6×3,接着出示5个3,3+3+3+3+3,乘法为5×3,最后写了一个“3”,
问:会用乘法表示吗?
生:1×3。
师:左边是6个3,右边5个3加1个3也是6个3,因此:3×(5+1)=5×3+1×3。
师:谁呢用专业的语言读一下?
生:3乘5加1的和等于5乘3的积加1乘3的积。(这之前很多学生读错,但是就是这个读对的老师也说不够专业。)
接下来的语言描述更有趣:老师师范要求学生说到“和”和“积”时要加动作,如读3乘5+1的和时用力跺脚。
师:陈老师(学生)很励害。【把孩子称作老师,这个做法非常好,能让学生感受到在轻松课堂中学习。刘老师风趣幽默,学生很喜爱这个动作,使整过课堂一直在很轻松的氛围中度过,也让学生记住了要点。】
师:左边和右边有很多相同。你能找出最大的不同吗?
生:左边先求和再求积,右边先求积在求和。(前面失败后最后总结的)
三、基础练习
(1) 师: 谁能从右边写到左边
学生1写:4×(5+1)=4×5+4×1
学生2写:8×(5+1)=8×5+8×1
能不能写一个不是乘1的算式?生上黑板写出10×(12+8)=10×12+10×8
师: 还有吗?能写得完吗?左边和右边这种现样在数学中叫什么现象?
板书:乘法分配律
【刘老师的课堂语言艺术令人佩服,把学生称为先生和女士,还很时尚!教师的语言有点象大兵的声音特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师:在哪里见过这个规律?
老师出示:12×3=
问:怎么计算?学生只会说出算法,不会说算理。
师补充:把12拆成10和2,先算10个3,再算2个3。于是板书12×3=
10×3+2×3
(2)求长方形的周长。
a
b
a × 2+b × 2=(a+b) × 2
a
b c
(3)求长方形总的面积。(只列式不计算)
a×c+c×b=(a+b) ×c
【 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很自然的水到渠成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规律和公式表示。】
(4) 师:能说一说什么叫乘法分配律吗?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表表示吗?
学生用不同的图形来表示,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学生读,全班同学不自觉的跺脚。
出示乘法分配律公式和语言表述。(多媒体)
(5)56×78+□×□=
师:方框中可以填什么?
(6)476×98+476×2=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汇报。
老师要下课,学生三鞠躬,指导学生感谢老师。【注意礼仪教育。】
【整个教学,孩子们都在刘老师诙谐幽默的语言引领加上“特定”的肢体语言,轻易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由浅入深和层层递进的练习,孩子们对乘法分配率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运用的得心应手。
这样的课堂真有趣,孩子们在学习着,也在享受着。学生从开始的无所适从到后来的心有灵犀,无不体现着刘老师驾驭课堂的游刃有余,每一个与会者都被刘老师的幽默诙谐,睿智所折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