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9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学“问”的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12: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浙江省宁波市外国语学校 雒军萍




在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提出问题的主角,教师问、学生答已经成为一种天经地义的常规。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使学生长于“学答”,不会“学问”;只会求同思维,不会创新思维。“疑而不问”,是传统教学长期养成的恶习;而“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是现代教学提倡的优良学习方式。《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指出,要以能力目标为主导来教学,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广大历史与社会老师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认识到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探究的源头就是问题。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使学生想问、敢问、能问、善问并能自主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当今社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竞争。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在教学中让学生提出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表现形式。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教学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问”,比教师设计问题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问”的能力呢?笔者认为,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应转变课堂提问的观念,变单纯的教师提问为教师设计活动启发学生自主提问,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给出“题目”,发散学生思维,引发学生互问



给出“题目”即教师在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大的方向,让学生根据这个题目,提出他希望了解的问题。给出“题目”,学生的思维不受书本的限制和影响,使学生从博学中多问,从多问中博学。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讲授 “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一节时,把全班同学分为两组,一组提问,一组回答。教师给出“美国”这个题目,让学生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学生共提出了43个问题。如:美国的星条旗与其发展历史有什么关系?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的发展前景如何?美国只有短短的二百多年历史,为什么发展如此快?美国强大的原因是什么?美国的第一任总统是谁?美国的总统基本上都是连任两届,为什么罗斯福总统连任四届?美国的种族构成以及他们的地位如何?等等。



二、在教学重难点处,巧留“空白点”,引发学生“质”问



所谓“空白点”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些问题、某些重点内容故意不讲或少讲,留出“空白”,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从而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除此之外,教材中的某些重点内容有时也写得很略,常常留有一定的余地,从而形成“空白”。“空白点”是学生思索的孕育地,容易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从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



例如教学浙江版初中社会第四册“战国七雄和商鞅变法”时,在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商鞅变法”处,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己思考,自己提问。经过静静地看书思考后学生纷纷举手提问,共提出了23个问题,如:课本上说经过春秋时期激烈的兼并战争,许多诸侯国都灭亡了,到战国初期,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强国并立的局面,是不是只剩下这七个国家?那么在秦统一的过程中,为什么又出现了秦灭东周,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商鞅颁布的奖励军功这条法令,他怎么知道谁的军功大?商鞅颁布的重农抑商真的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吗?既然在长平之战中赵元气大伤,秦为何不先灭赵?



可见,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给学生巧留思维的“空白点”,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振荡的状态,让学生在思索中提出问题,在愉悦中探索问题。



三、借助感性材料,发挥学生想象,让学生巧问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加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丰富的想象力来自丰富的知识和材料,而只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并从新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录像、、报告会、图片、史料、乡土教材等直观和现实材料,或参观等实践活动,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疑源,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感受历史情境等方式,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浙江版初中社会第三册“氏族公社”一节时,利用余姚河姆渡遗址得天独厚的条件,带领学生去参观,让学生把自己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展开历史性思考。回去之后,我又给学生展示两幅图片:半坡氏族房屋复原图和河姆渡氏族房屋复原图,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也引发了学生不少的问题:为什么河姆渡是干栏式木结构长屋而半坡却是圆形尖顶草屋?半坡人这样居住不怕野兽的袭击吗?这样居住不潮湿吗?半坡的彩陶是怎样烧制出来的?当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后,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被激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解决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12:47:00 | 只看该作者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会问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采用情境启发的方式,先提出一系列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创设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从而点燃其思维火花,培养其问题意识,引发学生自主提问。创设问题情境应以激趣为前提,以思考为核心,以获得知识和培养其思维能力为目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当教师的提问打开学生的思维后,巧设思维诱发点,引导学生自己联系课文、联系历史、联系现实开动脑筋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例如在讲授 “重庆谈判”一课时,用以下情境和问题激趣,让学生思考和探究: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应蒋介石的三次电邀,平生第一次踏上舷梯,走向机舱,飞向重庆,为了中国的和平和全国人民的幸福,毅然去和蒋介石谈判。毛泽东可是蒋介石重金悬赏了将近20年的首要人物,他为什么还敢去重庆谈判?由此同学们还能提出哪些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议论开了,很快便进入了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也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给学生的提问创造了条件,学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历史知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如:蒋介石要发动内战,为什么还要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去谈判?毛泽东明明知道蒋介石的居心,为什么还要去谈判?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万一出现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扣押张学良的丑剧怎么办?毛泽东当时的思想斗争一定很激烈,难道中共中央就没人劝阻毛泽东吗?



可见问题情境的设置,对学生的发问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能使学生在不断感受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点燃思维的火花,产生问题意识,进入问题情境,学会思考,学会提问,不断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创造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一个提出问题的宽松平台。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安全感与自由度:错了允许重答,不完整允许补充,没想好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不明白的允许发问,忽有“灵感”、“顿悟”,允许插嘴,甚至“异想天开”。只有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活,才能畅所欲言,才能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兴趣。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问题意识,挫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教师对于那些善于提问的学生,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即使对于提出离奇古怪问题的学生,也不要批评责怪,有时看似怪异新奇的问题却蕴藏着创新思维的火花。



总之,学贵在“问”,学起源于问,学总是和问紧紧相连,让学生学会做学问,首先就是要让他们学会问,即培养其问题意识和自主提问能力。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基础,是科学发明与发现的源泉。我们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提问能力,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去探索,并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过程中,逐渐锻炼能力,提高素质,以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05: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