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观摩课《鼎湖山听泉》张海滨课堂实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9:3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名师课堂资料 一、        谈话导入

1、             老师才来到海口,帮老师介绍下海口的美景,按什么路线走比较方便?

二、        复习上节课内容

1、             看黑板,说说老师写的板书,你看出了什么?

①看到  位置   环境



鼎湖山听泉   ②进     听     看            生命之泉



       ③宿  聆听  辨识  品味

2、             用“\\”把课文标为三段,看看第二层作者都听到、看到什么?

生答:泉声、钟声

3、             文中有几种泉声,画出来。

①生自由朗读

②指名读,老师指导。读出这种美妙的泉声。

4、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答:泉水多。

5、             感受下这泉水的多,还看到了什么?

生答:书的多(充满了生机)

三、        导入新课

白天我们听到了泉水,看到了泉水、植物,这是我们白天所见、所听,那么晚上呢?我们会听到什么样的泉声?下面同学们找一找,划一划,自己读一读,感受一下,然后再句子旁边作下批注。

1、             你能从这泉水中发现那些优美的声音?

生答:像琵琶一样清脆的,、、、、、、;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

2、             现在你能用充满感情的声音来告诉人们这泉声的美妙吗?

生读:

3、             听录音,找出音乐对应文章的那些部分?

①指名读

②全班齐读

4、             出示句子

那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厚重回响,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

这组句子和原文相比较那个更好?为什么?

生答:

师指导:作者把我们不太熟悉的泉声,比喻成我们熟悉的乐器声,让读者更加容易接受。如果不用比喻,作者只是在听,而原文却写出来作者是用心在听。

5、             出示句子

A、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

①教师读红色的,学生读黑体字的

②反过来,学生读红色的,教师读黑体字的

B、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像琵琶一样清脆;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

师问:把句子颠倒了,能读通顺吗?

生答:能。

师问:那作者为什么不这样写呢?

生答:

师总结:作者是留宿在山上,是先听到声音才能去辨别。

6、             你还听到什么声音?

生答: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

师问:好听吗?

生答:好听。

师:那你能读书来吗?

①指名读

②齐读

7、             出示语句

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

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

教师读第一段,学生读第二段。

师问:你们在读第二段的时候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答:

师问:通过“绕过”“拍打”“穿越”“流连”你看到的还仅仅是泉水吗?

生答①: 看到的还有“树根”“卵石”“草丛”

生答②:仿佛看到了一个孩子在山间嬉戏、玩耍,充满了活力、生机。

师:正是因为这泉水有了活力,有了生机、、、、、、生接读: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

8、             出示语句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这时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品味。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

那像(         ),是(         )的声音;

那像(         ),是(         )的声音;

那像(         ),是(         )的声音;

那像(         ),是(         )的声音。

还有一些泉声(         ),(         ),(         ),(         ),

是泉水正在(         ),(         ),(         ),(         )……

师:看屏幕,自己试着背一下。

师:学到这,老师让你们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赞美下鼎湖山泉水。

生答:

9、那我们看看这泉声流进作者的心田了吗?读读最后一段,感悟一下,

生答:

师:你觉得这泉水和鼎湖山风景有关系吗?

生答:这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母亲、生命。

师总结

师:作者写这些植物其实是想通过植物来写什么呢?

生答:泉水

师:这草啊在泉水的滋润下,越来越、、、、、、(生接答)

这林啊在泉水的滋润下,越来越、、、、、、(生接答)

这叶啊在泉水的滋润下,越来越、、、、、、(生接答)

师:难怪作者说(出示作者原文中语段)在这泉水的交响乐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的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

师:再读第二自然段描写泉水的声音吧!

10、学到这我们看下题目,“鼎湖山听泉”,可这之间写泉水的只有2、4、5段,第一段没写,能不能不要这段?

生答:交代了位置、环境。

师总结:如果不交代这些,使人读起来不清楚,不明白。

师:那不要第三自然段呢?

生答:

师:承上启下,过渡段,批注在段落旁。

师:有了这1、3段,这篇文章才更符合游记

11、出示原文语句,全班齐读课程结束。

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蕴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梦也罢,醒也罢,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

-------《鼎湖山听泉》原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12 07: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