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10-8 16:32:35
|
只看该作者
四、教学设计
(一)聚焦外貌,初识听众
师:课题是“唯一的听众”,“听”要用耳朵。关于这位“唯一的听众”的描写散落在各处,请大家自由读一读全文,划出描写这位听众的有关语句。
我感觉到背后有人,转过身时,吓了一跳: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
有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师:读读这几句关于老人的描写,想想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位怎样的老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经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
师:“声望”的意思是什么?“首席”是什么意思?
师:她是一个乐团的灵魂人物,这位老人不仅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而且曾经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
师:读了上面的句子,想一想:介绍一个人时,特别是你不认识这个人时,可先介绍什么?再介绍什么?
(二)辨析耳聋,再识听众
师:这位“唯一的听众”最重要最特殊的特征是什么?
师:她是不是聋子?从哪里读出她不是聋子?(引出妹妹的话)
“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经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师:引导生诵读,注意标点符号。老人不但不是聋子,而且是听众中最会听的人,很容易地听出琴声中的瑕疵,而她为什么说自己“耳聋”?(联系第1-4自然段初次见面时老人看到的和听到的语句,交流讨论。)
师:如果老人不说自己“耳聋”,“我”会怎样做?
师:是啊,老人是为了“我”而“耳聋”呀!
(三)聚焦眼神,走进内心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师:三写“平静”,读一读,想一想,这眼神背后有着怎样丰富的内心世界?老人在想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选一处写一写。(生完成练笔后交流,师生评议。)
师:看来倾听就是要入耳地听、入目地听。唯有用心倾听,才能读出深意,浸透爱心。
【设计意图】聚焦老人富有层次,不断变化的神态,走进老人宽广的内心世界。
(四)聚焦话语,体悟内心
师:如果说教授为“我”而聋,是不教而教的指点,那么她诗一般的话语就是声声入耳的激励。速读全文,勾画出描写老人话语的句子。
“是我打搅了你了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师:诵读话语,你觉得老人的哪些话打动你的心?
师:(第1句)到底是谁打搅了谁?老人为什么要这样说?
师:(第2句)明明是“锯桌腿的声音”,老人却说“我拉得非常好”,其实是──善意的谎言。老教授为什么说“不介意我在场”?
师:(第3句)老教授仅仅是在椅子上坐一会儿吗?分明是在用心聆听一个学琴者的苦衷。倾听不仅要入耳,入目,更要入心。
师:从这些句子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妇人?
师:(第5句)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她为什么这样说?
师:老教授并没有给予“我”琴技上的指导,只是给予了“我”最宝贵的信心,使“我”练琴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设计意图】聚焦老人富有层次,不断深刻的话语,感悟老人对“我”一再的鼓励、呵护,见证了“我”成长。
(五)聚焦变化,感悟成熟
师:速读全文,划出描写“我”拉琴时地点、听众变化的句子。
这些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我不敢在家里练琴了。我发现了一个练琴的好地方,楼区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树林,地上铺满了落叶。
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
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早就湿透了衬衣。
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
师:读一读,想一想,从“我”拉琴地点、听众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地点:在家里、在树林、在文艺晚会上;观众:家人、老教授和成百上千的观众)“我”的心理发生了变化──由“沮丧”到“惭愧”,由“惭愧”到“兴奋”到“自信”……表明“我”在老人的鼓励、爱护之下,逐步成长、成熟了。
【设计意图】聚焦“我”的心理和动作变化的语句,可以感悟老人的鼓励、爱护,引领“我”逐步成长、成熟了。
(六)展开想象,随文练笔
师:“我”心中珍藏的秘密在妹妹的惊叫声中真相大白。后来会发生什么?“我”心里会有怎样的感慨?会想些什么?以后的每天早晨,“我”还会在树林里拉琴吗?老人还会早早地等着“我”吗?“我”会跟老人说穿这个秘密吗?老人会跟“我”说出事实的真相吗?课文使用了省略。展开想象,把这6个点省略的内容、情景补写出来。
我珍藏的秘密被妹妹揭穿了,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威望的教授,曾是首席小提琴手,(我怎么想)第二天,我又来到了树林,老人依旧同往日一样,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面对老人,我怎么想,怎么做。
(生练笔,然后交流。)
师:老师这里也有这么一段话,是这样写的,引出: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每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林子里,面对着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我唯一的听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我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那些美妙的音符从琴弦上缓缓流淌着,充满了整个林子,充满了整个心灵。我们没有交谈过什么,只是在这个美丽的早晨,一个人轻轻地拉,一个人静静地听。
师:美吗?这是作者写的一段话。可是编进我们的教材。却变成了6个点。你觉得是6个点好,还是这段话好?
师:省与不省,都有味道,这就是阅读的乐趣。同学们,文章的结尾还有6个点,我们把这段话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随文练笔,既可以提升的学生理解能力,又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将作者的原文与课文进行比较,增强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