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13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开课《桂花雨》教学设计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9 08:0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桂花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箩、杭两个生字,正确读写“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同学们,金秋时节,桂子飘香,桂花的香气弥漫了大街小巷,也弥漫了咱们的校园。你们知道吗?它同时也溢满了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欣赏一场美丽的桂花雨。一起齐读课题——桂花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景物?什么事情?(板书:景、事)

2.交流并板书:桂花、摇花

3.都说借景抒情、叙事抒情,那么这篇文章借这一景,这一事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呢?又是如何表达的呢?(板书:情)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内容。

三、再读文本,研读感悟

出示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一)享“摇花乐”

1.这个“又”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会一次又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呢?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写了“摇花乐”这件事?(第五自然段)请你们划出描写“摇花乐”的句子。

出示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2.你从哪里看出我的乐?

[预设]1.抱、摇两个动作。

为什么从动作中你可以体会到我的快乐?

[预设]2.语言。

具体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我的乐?

(1)“喊”字。

(2)两个感叹号。

(3)摇桂花像下雨一样。

①这里怎样的情景像是在下雨?(纷纷落下、满头满身)

②想象一下,当像雨点儿一样的桂花纷纷扬扬地落在你的发稍、肩膀、手心,你什么感觉啊?

③如果当时你就在这棵树下,你会用怎样的动作和语言表达你的快乐呢?

(4)虽然你们的动作、语言不同,但是你们的心情都是——乐。

3. 现在,让我们随作者到她家乡的院子里,来到这棵桂花树下。此刻,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你们想不想看桂花雨?那得怎么做呀?(摇)怎样摇?(抱着树,使劲地摇)一起做,看看桂花是否会落下来。

4.生做动作,课件演示桂花落下来。

5.你们这一使劲啊,瞧,桂花纷纷落下来,多美啊!这下,生读——我可乐了……

(二)闻桂花香

过渡:摇桂花带给我无限的快乐,浸透着我的童年生活,所以作者一次又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那么除了摇花乐,还有什么使作者不能忘记故乡的桂花?(桂花香)

1.文中除了写到家乡的桂花,还写到了哪里的桂花?(杭州)

2.对于这两个地方的桂花,母亲作何评价?

出示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3.事实上,是不是像母亲说的这样呢?(不是)请你们划出描写家乡和杭州桂花树的句子。

出示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1)你从哪里感受到桂花的香?(前后十几家邻居、浸)

(2)“浸”是什么意思?(泡)泡在哪里?(泡在桂花的香味里)仅仅是在秋天吗?(不是,全年都是)那么我们只能闻到桂花香吗?还可以怎样?(喝桂花茶、吃桂花饼)是的,桂花不仅在开花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它的香,已不受季节的束缚,人们不仅仅在秋天可以闻到桂花香,一年四季都可以。桂花已经成为乡亲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的生活已经完全融在了桂花香里。

(3)那杭州的桂花呢?

出示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4)十里是多远啊?(1里=500米,十里就是5千米)在方圆5千米的地方都能闻到,你说香吗?

4.可见,事实上杭州的桂花是不是真的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不是)

5.可是母亲为什么说杭州的桂花比不上家乡院子的桂花呢?

6.她每年都闻着院子里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浸透了她的心血和汗水,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所以,在情感上,杭州的桂花又怎能比得过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呢?

8.怪不得,母亲说——

9.所以,这桂花包含着母亲也包含着我那浓浓的思乡之情。

四、拓展延伸,升华文本

1.同学们,写这篇文章的作者琦君,你们了解吗?她是台湾非常出名的散文家,她写过很多作品,但是作品的内容总离不开家乡的景物,家乡的事情。在她的作品中,散发着浓浓的思乡情。





出示

故乡,我们哪一天能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

说实在的,即使是真正天然的矿泉水,饮啜起来,在感觉上,在心灵上,比起大陆故乡的“山泉”来,能一样的清冽甘美吗?——《水是故乡甜》

2.是啊!水还是故乡的甜!看呐,桂花又纷纷扬扬地落下来了,作者不禁又想起了故乡的桂花香,那摇花乐,还有那阵阵的桂花雨。那么同学们你的童年或你的家乡有没有让你特别喜欢难忘的地方、人、事、物吗?请你拿起笔写一写。

出示:我最喜欢                                                               

【板书设计】




(景)桂花香

桂花雨                      思乡(情)

               (事)摇花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9-29 08:01:55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桂花雨》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中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绪和对故乡美好的回忆。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和理解,自己发现问题,并在读书、思考、讨论和交流中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方法。并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说一说自己不能忘记的人、事、物,在阅读学习中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摇桂花”这一段既是课文内容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这部分的教学我注意了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深入的体会了“摇桂花”时的快乐心情。我先让学生充分朗读,再利用评读来渗透“注重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从中感受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学习方法,这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然后从学生读懂的地方入手,因势利导,然后步步深入,渐入佳境。对于作者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和“摇桂花”的快乐,我引导学生阅读文字,从领会对话和动词入手,用分角色朗读和让学生说说这样读的理由,在阅读中体验和感悟作者的急切和快乐之情。

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是作者的真情流露,这时需要学生静心体会,默默感受,特别是母亲的那句话以及作者怀念童年的那份情。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通过读来感悟。在回忆童年的时候,孩子们都积极的发言。在交流过程当中体会到作者和母亲的那份深情。最后,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说说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进行情感和能力的迁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7 06: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