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审定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9-28 01:21:52 | 只看该作者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第16~17页例9、例10、“练一练”和“试一试”,练习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猜想、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索数学问题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正方体和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具:
长、正方体模型、课件、长、正方体形状的纸盒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长方体模型,您能告诉大家这个长方体体积是多少?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吗?
教师演示,学生感知这个长方体模型的体积(每层有4个,共3层,一共是12个),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就是12立方厘米。
揭示课题:对一些不可以分割的长方体,我们有没有办法计算的他体积呢?(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学生按照要求用正方体搭出四个不同的长方体并编号。
让学生观察,并作小组交流。
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用了几个小正方体?不数,你怎样计算小正方体的个数?
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和计算小正方体的个数的方法比一比。
根据所搭的长方体填表:(表格略)
根据表格,引导分析,发现规律。
比较每一个长方体的体积,和计算小正方体个数的方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猜想:长方体的体积和他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再次探索,验证猜想
出示例题10,让学生摆一摆,再数一数,看看一共用多少个小正方体。
课件演示,组织交流,摆出的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多少?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这个结果与你刚才的猜想是否一致?
如果让你摆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你能说出要用几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吗?学生思考后回答。
引导概括,得出公式
提问: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了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吗?如何求长方体的体积?
交流的出结论: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宽高,你能用字母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V=abh
启发引导。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你能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写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让学生尝试,再交流得出结论: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学生阅读教材第26页,说说正方体体积的字母公式。
应用拓展,巩固练习
做“试一试”
先指名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再独立计算。交流时先说说公式,再说说怎样列式。
做“练一练”第1题。
观察题中的图形,说出每个图形的长宽高或棱长,在独立完成。
做“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选择几个式子说说其表示的意思,再口算。
课堂作业:做练习四第2题。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四第1、3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9-28 01:21:59 | 只看该作者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第18页例11、“练一练”、练习四第5~8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统一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认识两种几何体的基本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会应用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知道我国古代数学家在两千多年前就掌握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勇超先贤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会应用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史料引入新课
1.古代数学家求长方体体积的方法.
课件展示:西汉末年我国古代数学家编撰了一本不朽的传世名著《九章算术》.这本书共九章,其中一章叫商功章,它收集的都是一些有关体积计算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的:“方自乘,以高乘之即积尺.”就是说,先用边长乘边长得底面积,再乘高就得到长方体的体积.
2.提出探究性问题.
(1)看完这段叙述,你想到什么?
(2)这段文字中描述的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底面积指的是哪一个面的面积?
(3)古代数学家是怎样计算长方体体积的?它与我们今天掌握的计算方法相同吗?为什么?
(4)怎样将这个长方体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怎样计算?
二、推导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
1.长方体体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
让每个学生先独立思考上面4个问题,然后讨论(或同桌或小组)最后全班讨论、交流、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
(1)第(1)个问题是开放的,学生的回答会是多角度的.如,有的会从数学本身的角度出发,想到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有的会感受到数学是一种悠久的文化;有的会感受到数学是有的会仰慕祖先的睿智,从而激发自己努力寻探数学宝库的信心等等。
(2)弄清“底面”、“底面积”的含义.
当学生知道图中长方体的特征之一是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后,让他们指出图中哪一个面是底面,说说这个底面积怎样求.学生回答后,课件将这个底面涂上颜色.并标上底面积的计算方法:
底面积=长×宽=边长×边长.
告诉学生,一个长方体的6个面中,任何一个面都可以做底面,不一定要以水平放置的面做底面.应根据问题中的需要来决定,哪一个面利于问题的解决,就确定那个面为底面.
(3)推出长方体体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
提问:“你们掌握的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再问:“古代数学家是怎样计算长方体体积的?”学生回答后在上面计算公式的下方对着写: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引导学生对照两个公式,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及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古人和今人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方法是一致的,两个公式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    ↓
=底面积×高
2.推出正方体体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
(1)课件展示学生讨论前面第(4)个探究性问题的答案:将长方体的高减少到和底面边长相等时,这个长方体就变成了一个最大的正方体.
(2)让学生说出这个正方体的底面(课件随即涂上颜色),然后推出这个正方体体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       ↓
=  底面积  × 高
3.归纳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教师指着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提问:“这两个公式能统一起来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写上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的统一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三、应用统一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1.做书上“练一练”第1、2题。
学生独立作业,对正时用课件显示答案.提醒学生正确书写体积单位“立方厘米”。
2、做“练一练”第3题
哪个面试横截面?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练习四第5题
课件展示:什么叫“横截面”?
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一个长方体,所得的截面叫横截面,这个横截面的形状大小与底面是相同的。
学生在理解了什么是“横截面”后,让其独立完成第5题。
4、练习四第7题
课件展示题意:一个长方形的操场──在上面铺上10厘米厚的三合土形成一个扁扁的长方体情境──再铺上4厘米厚的煤渣形成一个更薄一些的长方体的情境。
课件展示后让学生独立作业,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受到了那些启发?
五、布置作业:练习四的第4、6、8题.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9-28 01:22:05 | 只看该作者

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第19页例12、“练一练”、练习四第9~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
2.会应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握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会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进率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具:课件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问:“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想想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请画在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上.”
学生6人一组,回忆并再次经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推导过程.
(2)展示学生的推导过程,可请1~2名学生代表他们的小组上台述说,并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示意图──将边长1分米的正方体纸盒画上100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展示出来.
二、探究新知
1、推导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猜猜看,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呢?
你们能应用类似的方法推导出来吗?
要求每个小组将推出来的结果用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纸盒表示出来.
学生6人一组,进行探索、推导.教师巡视各组情况并进行指导:让每个学生在1平方分米的纸上画出100个小格,然后贴在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盒块的6个面上.这样,就得到一个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的数学模型。
(2)展示推导过程
请1~2名学生上台述说他们的推导过程:正方体棱长1分米,也就是10厘米,体积就是(10×10×10)立方厘米.并将他们做好的模型进行展示。
(2)展示推导过程
请1~2名学生上台述说他们的推导过程:正方体棱长1分米,也就是10厘米,体积就是(10×10×10)立方厘米.并将他们做好的模型进行展示.
(3)全班归纳总结:教师用课件动态展示将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分割成1000个棱长1立方厘米的过程,并在示意图下醒目地写上: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或写在黑板上)
3.推导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提问:“不用操作,你能想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
(2)学生独立思考.可提示:在脑子里想一个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再将这个正方体分割成棱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体,想想可分割多少个?
(3)学生先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归纳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教师用课件显示出来(或写在黑板上)。
4.总结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提问:你学过哪些体积单位?请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把它排列出来,然后说出每个体积单位的相邻单位。
(2)引导学生观察: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并想一想: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想好后在书上填空。
5.构建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的计量系统.
(1)让学生说一说,到目前为止,所学的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各有哪些,它们分别是计量物体的什么的?
(长度单位是用来计量物体长度的;面积单位是用来计量物体表面大小的;体积单位是用来计量物体所占空间大小的.)
(2)提问:“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相同吗?”学生回答后将书上第31页上的表格填完整,集体订正。
三、练习应用
1、完成练一练
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独立解答。
集体交流,指名说说换算思路。
2、完成练习四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这三类单位的进率各有什么特点?
3、完成练习四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引导学生说说面积单位换算与体积单位换算的区别。交流
引导学生归纳将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相邻的低级单位的名数的一般方法(师板书):
高级单位的名数×1000=相邻的低级单位的名数
4、完成练习四第11、12题。
四、全课总结
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回忆时可按本节课所学知识的顺序来叙述。
本节课学习了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知道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会应用体积之间的进率进行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
五、作业
练习四第13、14题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9-28 01:22:10 | 只看该作者

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2)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第21~22页练习四第15~19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谁能说一说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怎样的?它与面积单位、长度单位有什么不同?
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巩固练习
1、做练习四的第15题。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
强调:计算时要正确应用相应的方法,并注意单位的正确。
2、做练习四的第16题。
提问:这两个问题不同在哪里?
3、做练习四的第17题。
指出:第(1)题求至少用多少铁皮,是求五个面的面积一共是多少,要注意弄清少的是哪一个面;第(2)题求最多可以盛水多少升,是求它的容积,可先按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再换算成容积。
4、做练习四的第19题。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引导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四、拓展练习
1、思考题
2、阅读“你知道吗”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觉得那些地方值得我们引起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四、作业
测量自己家中一件长方体(或正方体)型的物体,算一算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9-28 01:22:15 | 只看该作者

整理与练习(1)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第23~24页整理与练习里“回顾与整理”和“练习与应用”第1~6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完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结构。
2、通过练习巩固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完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结构。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答:
        1、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2、什么叫表面积?
        3、什么是体积?
        4、什么是容积?
        5、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哪些?
        6、怎样求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
        通过回答上述问题,回顾本单元的有关概念。
二、做练习:
1、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相对的棱长度(   ),相对的面(   )。
(2)正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它的棱(   ),每个面(   )。
(3)长方体或正方体(   )叫做它们的表面积。
(4)物体所占(   )叫做物体的体积。
(5)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   )叫做容器的容积。
进一步巩固上面复习的内容。
2、在下表内填上合适的数:
        a(cm)        b(cm)        h(cm)        底面积(cm²)        表面积(cm²)        体积(cm³)
长方体        8.5        12        4                       
正方体        6        6        6                       
请学生说出填表方法;
填完后,集体订正。
3、单位的化聚:
3.6平方米=(    )平方分米    3.6立方米=(    )立方分米
35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48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50立方分米=(    )立方米      4.3升=(  )毫升=(  )立方厘米
5200毫升=(    )升=(    )立方分米
先填空,然后指名回答;
说出填空的根据。
三、作业:P23   1、2,5,6.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9-28 01:22:20 | 只看该作者

整理与练习(2)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第24~25页第7~13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总结
教师:我们来一起复习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师用课件出示: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bh
教师:由上面两个体积计算公式概括成的总公式是什么?
指名让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出示: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二、课堂练习
1.做教科书第23页的第7题.
教师用课件出示题目。
指出:花坛所占的空间有多大指的是这个花坛的体积;花坛里大约有泥土多少立方米是指花坛的容积也就是花坛里面泥土的体积。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检查交流,集体订正。
重点理解:1.3-0.3×2表示什么意思。
2.做教科书第24页的第8题.
求至少需要铝合金条多少分米是求长方体棱长总和;求需要灯箱布多少平方分米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3、做教科书第24页的第9题.
先请一位同学读题,然后教师提问:做这个蜡烛盒至少要用多少玻璃为什么是求正方体5个面面积的和?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独立解答,做完后请一位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4、做教科书第24页的第10题。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交流时指名说说每一问题实际上是求什么。
6.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思考题
可以让几个学有余力的学生共同讨论一下。
结合正方体的特征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
三、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今天学习的内容什么是重点?
四、作业
给同桌出一份本单元的检测题。
要求自己先作出答案。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9-1-8 13:54:34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学习了,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04: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